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她的信念;12年来,她从体育教师做起,历任教研组长、团委书记、德育处主任等职务,多次荣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中站区教学标兵、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干部等称号。她就是焦作市开达学校德育处主任胡青。
建校之初,她从珠海特区慕名来到开达学校时,就下定决心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2005年1月,她勇敢地挑起了德育处主任这副担子。她先从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入手,从教室卫生到寝室内务,制定了“班级量化考核”制度;接着在学生中加强荣辱观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适时召开感恩教育报告会,使学生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教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勤奋学习。
生活中,她是一位有爱心的生活导师和心理咨询师。对特殊学生,她建立档案,用爱心和尊重去感化学生。父母离异的女孩邓某,因身上有异味,同学们不愿和其住在一起,她就把女孩接到自己的寝室。由于女孩性格怪僻,经常无缘由地哭笑,有时还故意躲藏起来,她不知在校园里找了多少回,耐心地开导了多少次……她和女孩一起住了两年多,在生活中用母亲般的情怀融化了女孩心中的坚冰,最后这名女孩考入市十一中。
她是一名体育教师,在与学生课间游戏时得到了教学灵感,结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了“呼喝式”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轻松的师生呼喝中学到知识、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她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计划,让学生乐学、勤练,她带领学生朝迎晨曦,晚送夕阳,严寒酷暑从未间断地加强体育训练。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她的学生都取得中招体育加试成绩全市第一的成绩。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0多年来,她始终以苏霍姆林斯的教育格言为座右铭。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她用母爱对待学生,“效春蚕织出满园锦绣,仿红烛点燃一片心灵,把青春许孺子,甘为盛世做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