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郎 涛 乔 桥
4月28日,焦作供电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喜讯传来,全体职工欢欣鼓舞。回首企业发展走过的历程,他们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和艰辛,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和喜悦:2011年,该公司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河南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标兵以及河南省电力公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5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连续5年在焦作市行风评议中名列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名。
发展就是使命
该公司始终把服务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电力先行为企业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焦作的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在服务焦作的发展上,该公司走得更快一步。“十一五”期间,焦作电网建设速度惊人,先后有1座500千伏变电站、7 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变电站落户焦作,焦作电网实现了以500千伏网架作支撑、以220千伏输电网络为骨架的历史性大跨越。“十一五”末与“十五”末相比,该公司变电总容量增加3.86倍;焦作地区“十一五”期间的社会用电量,比“十五”末前用电量总和的两倍还多。
随着经济发展,在焦作东部再建1座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为当务之急。该公司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积极向上级进行沟通和汇报,得到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河南省电力公司将该工程提前纳入河南电网“十二五”建设规划,焦作市政府指定主管副市长负责随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去年9月底,该项目提前一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开工建设,并有望于今年7月初投入运行。
“瓶颈”突破,焦作电网变得更加坚强可靠、吞吐灵活。2011年,焦作电网网供负荷15次刷新历史纪录。在网供最高负荷272.6万千瓦、全社会最高负荷307.4万千瓦,同比分别增长25.39%和13.09%的情况下,焦作电网坦然面对,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截至2012年4月30日,该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953天。
服务赢得信赖
2011年,焦作供电公司以售电量突破180亿千瓦时为标志,量价齐升,售电量增幅位列全省第二位、售电均价同比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位,经济效益创历史最佳。
该公司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常态化和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出一条更加便捷、更加畅通、更加高效的服务链。该公司出台了“6个180秒”应急服务流程,要求员工在电网突遇电网异常和故障停电后,必须在规定的极短时间内,完成反映、应对、告知、协调、走访、反馈的全过程,从而不断强化配合协同、信息传送的能力,确保优质高效服务。同时,为每个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一个供电服务小组、一揽子解决方案、“一条龙”服务,办理业务流程的平均时间缩短了50%以上。
去年年末,总投资25亿元的奇瑞汽车发动机生产基地落户焦作。为了保障该项目早日奠基,该公司统筹协调工程建设,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把供电服务延伸到各个角落,将报装申请、用电计划等责任落实到人。今年春节期间,30余名施工人员放弃与亲朋团聚的机会,不畏严寒,不惧艰险,奋战在奇瑞汽车发动机生产基地的工地上,于今年1月31日1时,完成了该项目全部供电设施的建设。2月1日,奇瑞汽车发动机生产基地正式奠基。该项目负责人激动地说:“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在焦作用电最方便!”
有了与客户“抱团取暖”和为客户“雪中送炭”的理念,焦作供电公司实现了供用电双方的共赢。
责任成就未来
一个永葆青春的企业,一定是个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一个能赢得社会尊重的企业,也一定是对社会充满感情的企业。正是基于此,一直以来,焦作供电公司领导班子的目光始终关注大局,放眼全局。
在南水北调这样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尤为重要。焦作市作为南水北调工程全国唯一穿越中心城区的城市,电力线路迁建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在工程资金没有拨付到位的情况下,该公司提出了“不惜一切服务南水北调,服务南水北调不惜一切”的工作思路,要求所有单位和员工做到“南水北调工程进展到哪,电力线路迁建服务到哪”,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影响南水北调施工进程,圆满完成了影响主干渠建设的126条10千伏及以上线路和1座110千伏变电站的迁建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曾经先后两次批示,称赞该公司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称赞供电员工可贵的大局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如今,在焦作供电公司,员工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来理解自己的付出,这已渐渐衍生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自我加压、持续提升的动力。
焦作供电公司员工一路播撒光明,一路倾注真情,一路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变的承诺,用满腔赤诚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彰显了责任央企的良好形象,不仅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