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樊树林、胡国军)“我有残疾,走不了路,政府特意安排我住一楼,房租每月每平方米1元钱,周边就有菜市场,生活方便得很。”日前,笔者在山阳区民馨苑廉租房小区走访时,60岁的低保户鹿守均坐在轮椅上,高兴地说。老人入住该小区前,搬过多次家。如今,他一家五口住在该小区5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
喜悦洋溢在老人的脸上,幸福驻足于老人心间。而这不过是该区围绕民生抓城建、抓好城建促民生的一个缩影。
建设城市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无论是实力、魅力,还是宜居,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民生……”该区区委书记牛炎平寥寥数语,便点出了城市建设的责任和内涵。
城市建设的化茧为蝶,离不开项目的支撑。今年年初以来,该区以百姓需求和城市建设为出发点,积极盘活辖区资源,先后引进和开工了一批大个头项目。目前,投资15亿元的中弘·名都项目部分楼盘已经封顶;投资12亿元的东方红国际广场项目已经和我国最大的百货商业集团实现了强强联合;投资9亿元的太古广场和投资5.2亿元的丹尼斯生活广场扩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之中……龙源湖国际广场、亿祥东郡、中海摩登商业街、大商生活广场等也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阳大地上。一个个项目,在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上,还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该区“十二五”重要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近几个月来,该区在保障房建设工作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合力,截至目前,4745套保障房全部开工建设,项目正在顺利进行。“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确保早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说。
在实施大的项目同时,去年以来,该区还先后投资50余万元,对辖区周庄路、林荫路、长恩路等道路路面坑槽进行了修复,对区管道路排水设施进行维护;投资10万元,加强了区管道路绿化管理;推广普及技防设施,筹资近120万元,在各社区安装探头230个,今年2月下旬,该区筹资220万元的“数字化城管”投入运行。为更好地实现“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目标,去年以来,该区先后筹措资金970万元,建设了塔东、塔西、光亚等社区服务中心。目前,该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已经形成。该区还投资440万元,加大了校舍改造工作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力度。现在,苏蔺学校、解东一小北教学楼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墙体内外装修,即将投入使用。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