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孔小海
5月3日,共青团中央下发文件,表彰2011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在公布的158名(其中河南省11名)获此殊荣的共青团员中,河南煤化焦煤集团冯营电力公司锅炉车间运行一班班长刘超超榜上有名。同时,他也是河南省省管企业和焦作市唯一一名获得此项荣誉的员工。
刘超超,这位先后获得2006年焦作市青年岗位能手、2008年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的普通共青团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练就过硬本领
河南煤化焦煤集团冯营电力公司是一个利用煤矸石、煤泥等低热质燃料发电的现代化环保型电力企业,刘超超所在的运行集中控制室是公司的核心部门,在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当好这个部门的运行班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工作中,面对现代化程度极高的生产设备,刘超超总是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请教,用心掌握操作技能。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少次,当别人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时,他却沉醉在图书馆电力专业的书海里;又有多少次,当夜深人静时,他的房间里依然亮着灯。2005年,他考入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电气自动化本科专业,并于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刻苦的学习和不断的生产实践,使刘超超很快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2011年2月的一天,正在监视锅炉运行的刘超超发现:2号炉负压突然增加到最大值,情形很像是爆管的前兆。司炉工惊呼:“要爆管了,快压火!”可刘超超通过对给水量、差压、引风机风压、引风机电流等几个参数的观察,立即判断出是因为引风机手动挡板脱落造成的。他一边迅速作出调整,一边沉着冷静地指挥处理隐患。由于措施及时得当,避免了一次停炉事故。而正是凭着这种过硬的本领,刘超超在公司创造了连续8年操作无差错的纪录。
不断开拓创新
由于种种原因,生产设备在运行中会出现不少新的问题。每当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时,刘超超不等不靠,总是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大胆进行创新和技术改造。
电力企业锅炉点火是个难题,每次都要消耗大量柴油。为降低生产成本,刘超超和工友们一起研究出锅炉点火先进操作法。经验证,该操作法点火几率成倍提高,柴油消耗大幅下降,因此获得焦作市“创新创效”成果三等奖。
该公司1号炉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落煤筒堵煤现象。为避免停炉,该公司派十几名员工看护落煤筒,并轮流用大锤不停地敲击落煤筒,而敲击落煤筒引起的振动,会造成落煤口周围浇注料严重脱落,使管壁磨损加剧、停炉维护频率增高。刘超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别人下班走了,他还蹲在现场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最终向公司提交了将1号炉入口处落煤筒由圆形改为方形,并将送风位置下移的建议,一举解决了落煤筒堵煤并造成停炉的问题。此项创新成果每年为企业挽回因停炉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00万元,因此获得河南煤化焦煤集团“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