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本报通讯员 谢长虹 刘春季
今年年初以来,市人才交流中心分别对我市120家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调查摸底,2012年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总体需求为1356人,其中博士生115人、硕士生454人、本科生787人,需求总数与去年相比增长10个百分点,各学历紧缺人才数量都比去年明显增多,增长趋势呈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这表明,随着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推进,人才优先发展,引领支撑焦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大多数单位的共识。
现状:三大类行业人才严重不足
今年我市高层次紧缺人才单位中,教育卫生行业占51%,“30强”企业占24%,30家高成长性企业占15%,外商投资企业占4%,其他经济实体占6%。与去年相比,“30强”、“30高”企业在引进人才力度上有所加大。这一态势说明,越是大中型企业越是重视人才。
据统计,今年我市高层次紧缺人才专业需求数量排前10位的依次是技术研发类、医疗卫生、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能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电子、建筑类、食品加工,占总数的85%,其中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研发类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成为企业紧缺资源。由于需引进的人才中大多为化学类、机械类、技术研发类等工科类专业,所以,今年需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中男性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女性,女性主要集中在教育类、医疗卫生类等专业上。
问题:人才引进政策相对滞后
目前,我市人才工作呈现良好状态,但高层次人才仍面临较大缺口,截至目前,各类企业今年拟引进的人才中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小,一般性人才多。
人才观念相对滞后。有些用人单位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在工作中重引进项目、轻引进人才,重生产效益、轻新产品开发,缺乏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人才引进政策待遇参差不齐。工资待遇、岗位津贴、科研资助金等,今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有的单位铆足了劲,制定了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如焦作同仁医院开出了年薪50万元至100万元,提供100平方米至140平方米的住房。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尽管非常缺技术研发人才,但就是缺乏人才意识、缺乏优惠政策、缺乏良好环境,导致产品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
对策:多措并举招贤纳士
针对目前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高层次人才短缺的形势,市委组织部、人社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有关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办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重点围绕我市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和新型农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等方面,引进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形成一批以知名学者和专家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科和业务带头人为骨干的创新创业群体;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到全国高等院校或区域性人才市场引进人才,每年完成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1000人以上;以河南矿业人才市场为平台,举办豫北地区人才招聘会和特色人才招聘会,搭建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良好平台;发挥现有高端人才作用,聘请“焦作英才引进大使”,帮助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团队到焦作创业,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和柔性引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