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振毅 本报通讯员 靳新玲 李 丹
“焦作西部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焦作四中热情欢迎你,我们将用优质的教育塑造更多的优秀人才。”拨通焦作四中校长李晓的手机,便能听到这样一段“宣传片”。记者跟他开玩笑说:“你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真是‘无孔不入’啊!”李晓笑着说:“这叫文化育人,润物无声嘛!”
谈起校园文化建设,李晓自然打开了话匣子:“学校的管理到了一定程度,依靠的完全是文化。焦作四中依托中站这片文化厚土,经过50多年的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也激励着学校一路发展。”
走进焦作四中,清新浓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人亲身体会到这所市级示范性高中所具有的文化特色。
为了实现“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美丽”的目标,该校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耐心经营校园每一个角落。“校徽、校训、校风”和名人名言上墙,成为鼓励学生上进、人格养成的教育墙;“教学标兵”、“学雷锋标兵”等事迹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内。今年,该校又在教学楼醒目位置安装了LED大屏幕,成为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要闻简报”。
浓郁的班级文化激励着学生奋发向上。来到高一(14)班,明亮整洁的教室里,黑板上写着当天早读的目标,与墙壁上的励志标语构成一个整体,弥漫着浓厚的育人氛围。谈起在这里学习的感受,该班刘鑫同学说:“早读前我们集体宣读班级誓词,下午预备时唱‘红色歌曲’,还组建了学习小组等,这些不仅凝聚了班集体的力量,加强了沟通和交流,而且也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
焦作四中50多年的文化传承,也造就了一支德高业精、“牛”一样的教师团队,他们像老黄牛,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不分昼夜、埋头苦干。有为学生成长和进步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李德恩老师;有爱岗敬业、智救煤气中毒学生的程海枝老师;有身先士卒、冲在前面,为学校搞好各项后勤保障服务的赵鹏老师;有爱生如子的姬新鲜、靳新明、王颖老师。这支教师团队又如犀牛,热情奔放、牛气冲天、干劲十足……传承的文化,也使这支教师团队打造了焦作四中特有的文化。
教师的职责是育人,育人的关键是育德。该校还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将毕业于该校的战斗英雄王忠殿烈士事迹展览馆作为教育主阵地,所有新生都在这里接受红色教育,并以此长期开展“学英雄、见行动”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该校每年都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敬老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广大学生接受社会的洗礼;坚持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开展了文明班级、文明学生、卫生先进班级等评比活动;各种文体比赛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集体观念不断增强,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文化育人,润物无声。正是坚持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该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4月份,该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省卫生先进单位、市级园林单位、首届青少年艺术英才大赛最佳组织奖、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竞赛优秀组织奖、五四红旗团委、市十一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激励着该校在激烈的竞争中锐意进取、一路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