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实习生 申孟杰
5月19日,在三维戴斯酒店召开的市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邹明雷被推举为主任委员。这意味着,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医治肿瘤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日,记者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将系列报道该院在医治肿瘤方面的成就。
刚从我市一家事业单位退休的邵先生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活到今天。1999年,他被查出患上了直肠癌。当时,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然而十几年过去了,他仍与正常人一样,幸福地生活着。谈起这件事,邵先生将这一切归功于在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化疗的结果。
年过七旬的苏老太也是直肠癌患者,经多家医院的肿瘤专家会诊,都认为苏老太年龄太大,且处于直肠癌晚期,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市二医院肿瘤内科医生接诊后,详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并精心制订了治疗方案。经过两个月的化疗,患者的肿瘤已经明显缩小,而其余的肿瘤病灶已经全部消失。经过连续4个月的化疗,苏老太肝脏肿块从原来的7厘米缩小为2厘米,直肠部位的肿块已经消失。看到如此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和家属都非常满意。
为什么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进行化疗,效果会这么好呢?近日,记者走进该院,一探究竟。
在该院一块宣传版面上,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率先在全市开展化疗治疗,采用全身化疗、腔内化疗、椎管内化疗、免疫治疗等国内外先进技术治疗各类肿瘤患者2万多人次,开展的化疗加血管内激光治疗晚期肿瘤近期有效率达80%。
该院开展化疗治疗肿瘤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就呢?“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我们开展规范化疗这一努力密不可分。”肿瘤内科主任邹明雷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
“化疗是有规范的,目前我们参考最多的是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指南,根据病人肿瘤的分类、病期、身体状况,来选择药物种类、剂量、所需要的疗程等,所有的规范治疗方案都要经过临床的循证验证,也就是前人拿生命换来的成功治疗经验。如果治疗不规范,要么肿瘤没垮人就垮了,要么肿瘤细胞杀不死,病人白受罪又花钱还治不了病,所以规范治疗至关重要。”邹明雷告诉记者,“对于我们来说,该不该化疗,选择什么化疗方案,不同患者化疗药物的剂量选择,同种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等,都是有讲究的。”
邹明雷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一名29岁的乳腺癌患者找到他咨询病情。原来,四年前这位患者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并进行了手术和化疗,病情逐渐好转。然而,由于医生指导不明确,她在一年前生了孩子,病情再次复发。随后,她又在我省其他医院进行治疗,在有些情况没搞清楚的时候,医生没有进行对症治疗。截至目前,她已经花费十几万元了,效果还不理想。经过详细检查并深入交谈,邹明雷发现这些医院不仅没有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疗,还使用了一些昂贵的药物,白花钱不说,还延误了病情。
据邹明雷讲,目前不少医院过度化疗、化疗不规范、甚至错误化疗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非肿瘤专科医生开展化疗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对肿瘤病的认识不足、化疗方案选择不当、不懂得联合用药的剂量调整和药品配伍禁忌,对药物的毒副反应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造成病人花了不少冤枉钱、还耽误了病情。如今,一提起化疗,大多数人马上就联想到呕吐、脱发、骨瘦如柴等;而规范化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以及对抗化疗不良反应药物的发展,化疗的不良反应已经明显降低,化疗如同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可以让病人安全顺利完成整个过程。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该科的化疗效果不但在全市独领风骚,即便在省肿瘤专家面前,也可一试高低。
去年,博爱县一家企业负责人的父亲,年过八旬,被查出患上了贲门癌。这名负责人通过关系,找到省内一家医院肿瘤方面的老教授,请求其为父亲制订一套治疗方案。老教授制订出第一套治疗方案后,经医治,效果并不见好。随后,这名企业负责人再次找到老教授制订出另外一套治疗方案,仍没有效果。最后,这位企业负责人带着他的父亲慕名来到市二医院肿瘤内科求诊。经过详细检查,邹明雷为病人制订了一套治疗方案,经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目前,老人病情稳定,已出院回家疗养。
就在记者采访时,还意外收获了一条喜讯:今年2月24日,该科顺利通过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初审,并被卫生部指定参加了今年3月5日的全国集中培训。这是我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此外,邹明雷告诉记者,70%的癌症晚期病人会感觉疼痛,对肿瘤病人来说,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很多医生、病人或家属对此重视不够,肿瘤止痛还不尽如人意,止痛治疗的方法不恰当,使患者遭受病痛的折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科学用药可以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在该科病房,身患肺癌的曹大爷颇有感受。在到该科住院前,因在其他医院治疗效果不好,腿部疼得十分厉害,在病房里上厕所也必须由家人用轮椅推着。经过该科一个周期的正规治疗,腿痛现象明显减轻。如今,他已可以拄着拐杖行走了。
“不论是化疗也好,还是癌痛治疗也好,都必须要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给患者带来福音。”邹明雷最后接受采访时语重心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