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食疗作用
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
常用药膳
开胃汤
原料: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
制法:煮汤饮服。
功效: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茯苓麦冬粥
原料:茯苓、麦冬各15克,粟米100克。
制法: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
功效: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茯苓陈皮姜汁茶
原料:茯苓25克,陈皮5克。
制法: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
功效: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茯苓薏米粥
原料: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
制法:煮粥食。
功效: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茯苓栗子粥
原料:茯苓15克、栗子25克、大枣10个、粳米100克。
制法: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功效: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