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会琴
本报通讯员 闫翔宇
今年年初以来,山阳区国税局围绕“抓转型、促发展、做示范”这一主题,开展了“走百户企业,访千家商户”集中走访活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困解忧,现已走访纳税人1865户,召开税收政策辅导会8次,为企业排忧解难130多起,为辖区46户企业办理减免退税1077万元,136户小微企业享受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465万元。
带着政策走访 为企业服务
把政策研究好。该局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主动跟踪、认真研究和掌握国家新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财税政策,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税收政策。新城税务分局在走访一般纳税人某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时了解到,该企业生产主要原材料砂石基本上由个体户供货,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税负偏高,生产十分困难。该分局当即组织人员多方查询政策,发现财税〔2009〕9号文件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商品混凝土,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6%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便向纳税人建议采用简易征收方式,为企业生存发展注入了活力。
把政策宣传好。该局结合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编印新税收政策明白手册,举办固定资产扩抵退税等针对性政策培训会,使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百间房税务分局在走访新办企业某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时,发现企业正在装修厂房,根据企业投资规模,税务人员当即提醒企业尽快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并现场给企业算了一笔账,如果企业能够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仅购进的机器设备就可以抵扣进项税款50万余元。该企业负责人当场就向税务人员提出了认定一般纳税人的要求。
把政策辅导好。老城区某加工厂认为翻盖厂房能够抵扣进项税额,拟大量采购钢材。税务人员在走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向企业宣传了自建不动产购进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政策,促使企业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针对新政策涉及区域支柱产业机械制造业较多的情况,该局对照税收政策,集中为机械制造企业讲解税收政策8次,解决税收问题13个。
带着问题走访 促进企业发展
破解瓶颈,充当“协调员”。该局对影响企业发展的资金、配套等困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力争使开工企业不停产、生产企业有发展。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因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资金回笼困难,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该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帮助企业联系金融机构贷款,最终该企业和信用社签订了200万元为期一年的贷款合同,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沟通信息,充当“联络员”。该局充分发挥税务部门信息量大的优势,牵线搭桥,促产增收。某型材厂和某塑钢门窗厂均位于建设东路墙南村附近,型材厂生产的塑钢正是门窗厂的原材料,两家企业彼此之间沟通联系甚少。该局税务干部王善勤在走访中了解到,型材厂今年年初以来产品滞销,库存大量增加。而门窗厂生产经营正常,所需原材料却由50公里以外的某企业供货。王善勤当即建议两家企业共商合作大计,目前型材厂已向门窗厂供货20余吨,销售额200余万元,而门窗厂预计每年节约运费数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