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婧、李涛 实习生赵琨)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今年优化调整后的中招政策呈现出六个方面的变化。
变化一:统招生比例加大
今年省教育厅文件中明确规定,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的比例要控制在本校当年招收普通高中学生计划数(不含择校生人数)的20%以下,而往年择校生比例控制在30%以内。根据新政策测算,在招生任务不变的情况下,一所普通高中足额招收择校生后,统招生占所招学生总数的比例将达到83%,将比往年增加近6个百分点。
变化二:普通高中志愿全面实行网上填报
在今年的中招中,普通高中的志愿将全面实行网上填报,填报志愿由去年的2个志愿增加到10余个,这也是今年中招工作的最大变化。
根据河南省中招信息管理平台的规定,今年我市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可填报三类录取志愿,分别为提前录取志愿、批次录取志愿和征求录取志愿。
普通中专、职业高中(中专)的志愿仍实行纸质填报。据了解,今年中招普通高中志愿和普通中专、职业高中(中专)的志愿考生可以兼报。在实际录取时,先进行普通高中录取,后进行普通中专、职业高中、五年大专班等学校的录取。
变化三:分配生录取分数少降5分
今年我市中招分配生的比例仍然控制在60%。分配生同其他考生一样,一律参加全省统一的中招考试,不按等级录取,按统招录取最后一名的总成绩进行录取。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分配生录取时降分幅度也由去年的35分调整为30分。分配生指标实行一次录取,收回指标在区域内作为普通统招生指标使用。
变化四:跨区域招生范围和比例扩大
今年我市继续实施普通高中市域内跨县招生,不同的是,跨区域招生的范围和比例扩大了,在去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基础上,增加了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由去年的5%增加到10%。择校生仍在全市范围内自由录取。
变化五:网上录取结果将直接转化为普通高中学籍
今年全省普通高中网上录取结果将直接转化为普通高中学籍。根据省教育厅规定,凡被普通高中录取未报到的学生无法参加其他学校的录取;15日内不报到的,将被取消本年度注册普通高中学籍资格,3年后只能以社会青年参加高考。
变化六:照顾加分政策有调整
今年,照顾加分政策有调整。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军人的子女,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按照录取分值10%的标准,降低分数优先录取。
作战部队、驻国家确定的一类、二类艰苦边远地区和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岛屿部队军人的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以及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按照录取分值5%的标准,降低分数优先录取;驻一般地区部队的军人的子女,照顾15分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