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日,在沁阳市柏香镇期城村、郜两水村和紫陵镇王村的麦田里,沁阳市农机局和农业局的技术专家组在进行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小麦和传统播种小麦的PK赛正紧张进行。
第一回合:产量。经过对比,在小麦株高、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技术环节,保护性耕作小麦均领先。亩产测算可达545公斤,传统种植小麦亩产在520公斤左右。结果:保护性耕作小麦增产优势明显,获胜。
第二回合:长势。保护性播种小麦比传统播种小麦相比,株高降低,平均73厘米以下,根系发达、植株粗壮,没有倒伏现象,各示范区长势均衡,穗大粒多。结果:保护性耕作小麦长势喜人,获胜。
第三回合:节本增效。保护性耕作小麦机械作业费用比传统播种每亩节省20~30元,而且保护性耕作麦田保墒效果好,大部分只浇了一遍拔节水和一遍灌浆水。结果:保护性耕作小麦增收节支明显,获胜。
三轮比赛下来,保护性耕作小麦获得全胜。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柏香镇期城村的牛红军说:“我们村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用保护性耕作种小麦,目前群众都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该市采取行政推动与政策引导、媒体宣传与技术培训、现场演示与示范带动相结合等措施,推动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该市2010年起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保护性耕作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市实施面积已达到4.1万亩。 (石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