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高校毕业生
报名西部计划
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工作5月31日圆满结束,全国1000多所高校的61516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
全国项目办将于7月初公布最终入选志愿者名单。今年,西部计划整体实施规模保持在1.7万人左右,继续实施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等7个服务专项,逐步扩大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实施规模。
八校学子将齐聚央视
竞唱“毕业歌”
毕业季节将至,第一批90后大学毕业生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新的人生航程。由团中央宣传部和央视综合频道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活动“2012《毕业歌》”近日拉开序幕。
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苏州大学、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将分别派出音乐专业学生组成代表队,通过民间采风、舞台表演两部分比赛进行对抗。节目将于6月下旬在央视1套黄金时间连续播出。
2012广州市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调研报告发布
孩子们已经深处“媒介化”生存环境当中
你知道吗?广州地区近三成的孩子有网友、近五成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微博、超一半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近七成的孩子接触过iPad或类似的平板电脑设备。日前公布的《2012广州市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调研报告》通过具体的数据告诉大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孩子们已经深处“媒介化”生存环境当中。
报纸电视依然是少年儿童最信任的媒介
在少年儿童最信任的媒介调查中,57%的受访者表示报纸是除了课外书之外,他们最信任的媒介,电视以39%位于第二,网络以27%居第三。可见,虽然网络等新媒介影响越来越大,但目前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依然是受儿童信任的重要媒介。
研究者同时发现,孩子们玩的游戏和使用的应用程序与成年人使用的相差无几,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极品飞车、斗地主、植物大战僵尸等众多大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是孩子们的最爱。
研究人员表示,少年儿童尚处于成长阶段,应该使用与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相对应的产品。而现在社会上并没有专门把关机构,家长们也缺乏鉴别意识,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孩子们容易受到不良游戏的危害。在这方面,全社会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孩子们营造健康的移动终端应用环境
新媒介对少年儿童影响巨大
如何正确使用成关键
此次调研显示,网站、微博等新媒介越来越成为少年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超过52%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多于30分钟。专家认为,心智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如何能够辨别网络上的内容是未来社会各界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93.56%的孩子最常上网的地方是自己家,42.86%的孩子认为在上网方面自己懂的比家长多。孩子上网内容大多以交际、娱乐和游戏为主。家长和老师如何正确指导孩子使用网络、引导孩子利用网络等,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河北邱县高三毕业生约定
“常回校看看”以“谢师”
今年高考结束后,河北省邱县一中毕业生张海璐为了表达自己对母校和老师感恩,约了同班同学自发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谢师会”,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在这个“谢师会”上,张海璐拿出了一个名为“常回校看看”的感恩记录本,代表全班同学送给了他们的每个任课教师。本子的扉页是全班同学的签名,他们约定以后每年都要至少回学校两次,看看老师,在感恩记录本上写下一段话。
为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今年邱县教育部门在全县毕业生中组织开展了“文明感恩”行动,号召离别母校的学生通过文明节俭的方式感谢师恩。“常回校看看”感恩本、“文明谢师会”、“真心寄语卡”、“爱心留校园”等多种方式,文明谢师。
小 青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