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赤水源头慈善行
鹤岗市考察团莅焦
考察城乡一体化建设
全省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
培训班学员莅焦考察
征迁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黏玉米富了咱社员
粮食代储让农民放心
我与《焦作日报》情未了
为了“国字号”工程和城市安全
办好教育 赢得未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黏玉米富了咱社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昨日上午,记者在新区阳庙镇马庄村梦庄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的地里看到,一米多高的玉米秆亭亭玉立,结出的玉米棒长约20厘米,个个圆润饱满,甚是喜人。该合作社种植的1000多亩黏玉米已经成熟,30多名农民正在地里收玉米。

  三夏本是收获小麦的季节,为何这里的农民收获的却是玉米?听到记者的疑问,该合作社理事长梁宝国告诉记者:“梦庄园合作社有农户700多户,流转土地1000多亩,主要种植东北黏玉米,70天可收获。4月份开始种,到6月份可以收获一季;然后再种植,到9月份可以再收一季。一年可种植两季,具有效益高、周期短、方便省事的特点。”

  黏玉米收成如何?正在地里收玉米的该合作社农民刘世民告诉记者,俺们将收获的黏玉米进行去皮、清洗、蒸煮、高温消毒等加工,然后销往郑州、安阳、南阳等地,一年销售额达380万元,带动入社群众年户均增收8000余元。

  记者在地头看到,一辆辆三轮车正在装青绿的玉米秆。农民张彬告诉记者,农户将玉米收获后可直接交给合作社,剩下的秸秆是饲养奶牛的最佳饲料,一车可以卖200多元。

  “这个合作社在种植一年两季玉米的同时,还利用土地的间歇期种植大路蔬菜,今年将种植包菜等,一年下来的收入很可观。”陪同记者采访的该镇干部告诉记者。

  三夏期间收获玉米,这种现象是农民发挥聪明智慧、多途径种植农作物致富的创新之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