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幼儿园的办园环境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素质稳步提高,但与良好的发展态势不相应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凸显,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能力和成长规律。一些幼儿园用枯燥单调的算术、拼音、汉字、背诵等教学内容占用了幼儿游戏、探究、交往、个性发展及自由活动时间,将关键期最需要发展与培养的东西丢掉了,使幼儿出现了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呆板等不良情绪反应,养成了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当家长为“超前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殊不知已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其实,孩子在幼儿园里所接受的三年学前教育,是一种科学的启蒙教育,是根据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育以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发展有益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这些,才可以为孩子奠定良好的终身发展基础。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切不可操之过急,揠苗助长。要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本,决不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要以孩子的长远发展为本,决不急功近利;要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性为本,决不形成孩子未入小学就已厌学的恶果,帮助孩子平稳过渡,顺利升入小学。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贠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