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 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
法院党组是全院工作的领导核心,抓好党组班子建设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2010年12月,山阳区人民法院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一批德才兼备、具有较强开拓创新意识的年轻同志得到提拔、重用。新班子团结带领全院干警迅速改变现状,整体工作一跃跨入全市法院系统的先进行列。工作中,党组一班人注重发挥表率作用,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四不原则”:权势面前,不攀;诱惑面前,不动;利益面前,不沾;威胁面前,不怕,从而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院上下形成了爱岗敬业、廉洁执法的良好局面。
同时,该院狠抓党建工作,注重加强党组自身建设和机关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建设,坚持党支部建在庭上,实现了一个法庭一个党支部的要求。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了“唱红歌比赛”、“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组织党员和干警到延安等革命老区接受传统教育。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法官下基层六帮六促六推进”活动、“结对帮扶,共建文明村镇和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党组成员、部门中层直至普通干警,每人承包一个贫困户进行对口帮扶,共结成66个帮扶对子。
法院文化是体现法院精神风貌、展现法院良好形象、增强法院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该院精心打造法院文化品牌,高标准建立了图书室、阅览室、荣誉展览室、文体活动室;打造特色鲜明的法院文化长廊,内容包括《大法官图片及法律思想展览》、《中国古今审判方法展览》、《廉政文化长廊》、《优秀法官长廊》等,法院文化建设成为该院工作的一个亮点。
为扎实推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该院成立了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并切实执行领导班子基层联系点制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和普法教育活动,共在街道社区、乡村建立巡回审判点3个,举办巡回审判67件次,既方便群众诉讼,又达到了普法目的。
在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中,该院投入中央政法专款3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善执法环境,建立了法院网站,开通了三级网络通信,修建了文化生活广场,重点抓好“四室两场”建设和“五室三庭”建设。二是持续推进司法公开,加强和规范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设立了立案信访窗口、导诉台、来访群众休息区和候访区等,建成了信访听证室和诉前调解室,使立案信访窗口具备了上级法院要求的“十项功能”,完善了“一站式”服务;修建了残疾人诉讼无障碍通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
凝集精神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近年来,山阳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
开展创立党建品牌工程活动,推出“一个党员一团火、一个支部一盏灯、一个法院一面旗”的品牌活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出5个庭室和10名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共产党员示范岗”,党员法官争当“办案标兵”和“调解能手”,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该院先后开展了评选“文明庭室”、“双争”(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创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以及“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办法及措施。在各项争创活动中,该院立案庭、法警队曾被市委政法委和团市委联合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一批青年岗位能手、优秀法官在争创活动中脱颖而出。
为丰富干警精神生活,该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选派干警参加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的文艺会演,在区直机关运动会篮球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区“红歌大家唱”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同时,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到不同的群体中,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重阳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该院组织干警到延安等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学习,陶冶了干警情操,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的内容。
该院还组织干警参加“爱心一日捐”活动;参加区委组织部开展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六帮六促六推进”活动;参加区委宣传部组织的帮扶活动,向辖区龙源湖学校资助4000元教育资金。该院年轻干警组成“南水北调工程自愿服务突击队”,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受到市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的表彰。
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该院紧密结合司法工作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找准结合点,增强创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创建活动与服务全区大局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有效地服务了辖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2010年以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054件,审执结各类案件10022件,结案率达99.6%。
化解矛盾 促进平安山阳建设
山阳区人民法院始终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平安山阳建设。
积极推广马锡五审判方式,加大巡回审判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达到案结事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强化信访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人人都是信访责任主体的观念,增强法官的责任意识,共接待来访群众27人次;积极办理上级机关、上级法院交办的市以上信访案件,目前已办结2件。在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丁某申请执行案、薛某申请执行案等长期上访的信访“骨头”案得以化解。大力推动社会法庭工作,全区共建成高标准社会法庭11个,其中示范社会法庭4个、“医疗纠纷”特色社会法庭1个。社会法庭共调解案件137件,司法确认4件。该院的社会法庭建设工作受到省高院表彰。积极创新审判方式,用“圆桌审判”方式审理案件9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积极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多层次、全方位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该院共委派42名法官担任“法官村长”,帮助农村两委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并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与区教育局、团区委一道在全区建立“一校一法官”制度,29名法官与辖区学校结成对子,帮助青少年树立法制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全力以赴服务区委中心工作,在南水北调和城际铁路工程建设中,先后投入警力600余人次做拆迁动员工作。在村委换届工作中,该院投入警力200余人次维护选举会场秩序,有效地服务了平安山阳建设。
如今,当你走进山阳区人民法院,会看到院内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审判大楼庄严且富有文化气息;全体干警心怀民生理念,服务大局促和谐。山阳区人民法院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迈向新的征程!
本报记者 仝伟平 本报通讯员 张春雷 刘翠萍
这是一组有力的数字:
山阳区人民法院全力维护社会稳定,3年来共受理刑事案件1458件,审结1450件,结案率为99.4%。该院积极应对经济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理民商事案件,3年来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6418件,审结6404件,结案率为99.7%。该院全力维护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3年来共受理行政案件217件,审结214件,结案率为98.62%。该院全力推进执行攻坚,3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1927件,执结1923件,执结率为99.7%,执结标的达9122.9万元。
这些凿凿有据的数字,凝结着山阳区人民法院全体干警的心血和汗水,体现了该院的新变化、新面貌、新进步。
干警到田间地头开展普法教育。
山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朱宝林
省人大常委会、省高院领导视察山阳区人民法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