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华分析
透视“稳增长”政策取向
魅力的背后
党建工作要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驻村帮扶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在创新中抓好企业党建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魅力的背后
——世界管理大师德鲁克著作书评
□崔志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德鲁克的理论没有公式和模型,只有轻声的询问;没有居高临下的忠告,只有悄悄的细语;没有大喊大叫你应该怎么做,只是娓娓地展现一个特别的视角。读他的著作,你不会立竿见影地用于实践,只会不自觉地想一些从未想过或未深入去想的问题。他的著作常读常新,魅力永存。

  魅力之一:山外看山,浓淡皆宜。在谈到汤姆·彼得斯的走动式管理时,他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说:“重要的是在公司外部待一段时间,审视公司并得出结论。”“在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在谈论决策时他说:“在决策之初,就应当把行动的承诺纳入到决策当中,否则便是纸上谈兵。”在谈到技术革命时他说:“对本公司和本行业影响最大的技术是本领域外的技术。”在谈到信息时他说:“从长远看,外部信息可能是最重要的信息。”在谈到国家间的差别时他说:“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在发展上落后,而是在管理上落后。”

  魅力之二:化繁就简,醍醐灌顶。在谈到企业战略时他提出了经典三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在谈到组织的功能时他说:“优秀的组织,就是让平凡的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在谈到企业的最高境界时他说:“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适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

  魅力之三:绕过伪装,直取要害。虽然德鲁克早在数十年前就成功预言了“知识经济”、“信息革命”、“电子商务”等,但他对预测却颇有微词:“预测未来并不十分困难,只是毫无意义。”“预言未来只能让你惹上麻烦。”这是因为他并不是在刻意预测未来,只是置纷乱的表象于不顾,绕过伪装,直奔主题,从而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他有这种能力、这种思维的能力。在谈到商贸企业的竞争力时他说:“沃尔玛的成功归功于其对供应商的控制。”在谈到西尔斯的经验时他说:“控制一个企业并非只有控股一条路,一纸合同也可以控制一个企业。”在谈到就业问题时他说:“只有顾客,才能提供就业。”

  魅力之四:逆风飞扬,出其不意。通用电气的前CEO杰克·韦尔奇曾经请教过德鲁克关于公司业务如何取舍的问题,德鲁克对他说:“你要弄清楚你不应该做什么。”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杰克·韦尔奇削减了GE大量无关的业务。在谈到未来时他说:“如果不能首先放弃昨天,创造未来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谈到社会问题时他说:“社会问题正是企业的机会所在。”在谈到管理的灵魂时他说:“管理好的工厂,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关于企业收购,德鲁克认为决策者必须首先确认三个问题:“第一是,他为什么要卖给你?第二是,你为什么要买?第三是,你们的目的是否能融合?”

  顺着这个思路,香港光华控股董事长、德鲁克管理学院创办人邵明路总结道:“因此,联想应该首先搞清楚,它对IBM的PC业务能够贡献什么,而不是IBM的PC能对联想带来什么。”

  魅力之五:独辟蹊径,曲径通幽。“人总是依靠他的长处获得成功。”德鲁克如是说。这无疑给那些成功学的假冒神父们当头一棒,因为他们正在鼓吹的是“你要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努力、勤奋、拼搏、执著、谨慎、果断……”在谈到决策时他说:“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在谈到要事优先时他说:“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为重要。”在谈到时机时他说:“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

  魅力之六:人文情怀,生态社会。在谈到社会责任时他说:“企业是社会的稳定器,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营利组织。”“利润是一项社会责任。”“解决就业与收入保障问题的真正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在谈到上司与下属的关系时他说:“管理不是命令,而是承诺。”“帮助上司成功是下属成功的捷径。”“帮助上司获得升迁,是下属进步的捷径。”“一个重视贡献以及对成果负责的人,尽管位卑职小,他还是可以列于高层管理者。”

  复杂表象的背后,隐藏着简单的逻辑;大师魅力的背后,隐藏着独特而又富有创见的思维方式。他既能高屋建瓴地从全社会的角度着眼,又能像解剖麻雀般从一个微观企业入手,曲径通幽而又通俗易懂,出乎意料而又似曾相识,令人心服口服,暗自叫好。

  管理学的最高境界是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并没有样板可言,也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能否解决问题。我们无法模仿大师的思维,更不可能移植,我们只能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来一次变革和提升,而且必须是自发和自然的,而不是强制和强迫的,更不能是装模作样的。思维方式的每一个转变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对于大师的著作,介绍得再努力,也不如大师自己的表述;领略大师的魅力,除了仔细阅读他的原著以外别无他法。

  (作者系市工程咨询公司经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