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李霞、赵立冬) 初夏时节,在孟州市河阳办事处长店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11栋高档电梯楼拔地而起,从工程选址、设计、招标到建成、分配、出售,3000多人的大村子竟然没有一点杂音、没发生一起纠纷,村党支部书记张财旺告诉记者:“大到工程的招标,小到一棵绿化树的挑选,全都通过党员会和群众代表会讨论决定,采纳最有利于全村长远发展、最能照顾大多数人利益的方案,这样的决策最科学、最有效,群众当然满意!”
作为中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之一,孟州市积极探索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式方法,从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着想,推出了“三管”举措,即民主管事、制度管钱、群众管官,从事、财、人三方面理顺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倡导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清风。
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按照“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程序民主决策,并将决议公告、结果公示。该市河雍办事处东田丈村每年选低保户与选村委会主任一样正规,与会代表一人一票,多选、少选都无效,按照得票高低排名,最困难的那些家庭才能吃低保。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花明奇介绍,类似这样的选举已经进行三年,民主、公开的决策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也保证了党的惠民政策实实在在惠及困难群众。
在农村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上,孟州市出台了“三资代理”、“六审六签”、网上村务公开、监委会监督等制度,明确集体资金的审批权限、收支程序,规范项目建设和资产资源发包的招标办法,从源头上预防“坐收坐支”、“账外账”现象。前不久,化工镇西孟港村河堤上种植的440棵杨树到了砍伐期,按照制度规定,该村先召开党员会和群众代表会讨论通过,然后公开招投标,最后以7.1万元的最高售价成交,所有款项统一打到镇政府“三资代理”账户,在村监委会的监督下使用。
农村干部干得好与坏、职务升与降,由百姓说了算。孟州市创新性地推出以“群众评民意、党员评表率、组织评党性”为主要内容的“三票评议”农村干部方法,每年组织党员、群众对农村干部进行两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班子调整、干部绩效工资挂钩,不达标的班子重新调整,不合格的干部引咎辞职。会昌办事处东曹村调整后的班子上任后,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开发销售,建立了黄河滩区千亩旱地莲种植基地,当年亩均效益四五千元,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农村以前是官管民,现在是民管官,农民能管住的村干部才是扎扎实实为大家谋利益的好干部!”
“三管”举措实施以来,孟州市通过民主管事,圆满解决了低保户确定、土地流转等问题1662个;通过制度管钱,代理村组资金5000余万元,组织村级招投标269次,节约增收资金361万元,纠正违规资金23万元;通过群众管官,调整农村干部73人次,给予党政处分91人。今年3月份,该市再次被评为中纪委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先进单位,全国仅有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