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正在掀起一股观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忠诚与背叛》的热潮,在上级纪委和街道纪工委的组织下,我有幸观看了这部影片。电影发生的背景正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转入低潮的危急关头。在那些腥风血雨、日月如晦的日子里,许许多多共产党人倒在了血泊之中,一些彷徨动摇的人离开了革命队伍。面对巨大的挫折,面对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猖狂的敌人,我们的革命先辈却没有气馁,而是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勇往直前。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在白色恐怖中百折不挠,克服千难万险,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呢?是对共产主义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革命前景始终不渝的坚信,是革命的信仰支撑着一批又一批革命者前赴后继,九死不悔,把革命的星星之火燃烧成燎天巨焰。
“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正确的信仰是路标、是航灯、是方向。感悟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节,树立正确的信仰,就会产生坚定的信念,进而迸发出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
信仰的力量实则是一把雌雄双股剑。正因如此,当我们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是忠诚于我们的事业,还是背叛我们的信仰,那一刻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最终的选择意味着我们命途的转变。当我们的事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需要我们将最初的热血化做此刻的淡定平静,在金钱、权势、安逸享乐面前,心若止水,摒弃那些利益诱惑、罪责逃避对我们命运毁灭的驱使;当我们的生命在承受恐吓逼迫、淫威拷问时,羸弱的我们不能忘记誓言里坚定的信仰,不能失去黑暗混沌中的高清气节。此刻的我们,不能雪藏那分血脉沸腾,反而需要加以勇气,让内心的忠诚不渝更为强大。
我时常在想,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就是要流血牺牲,党旗是被鲜血染红的。秋瑾、向警予、刘胡兰、江姐等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无数次在我脑海里浮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没有被利益所诱惑,坚信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他们没有被重负所压倒,因为能为全人类作出牺牲,他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他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他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忠诚者和背叛者最终都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忠诚的烈士之死、英雄之死,是崇高的,我们为之敬仰;叛离的懦夫之死、耻辱之死,是低贱的,我们为之唾弃蔑视。忠诚之死实则是“向死而生”,他们肉体的形式虽然消失了,但精神的形式却得以永生。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工作很普通、很平凡。一个党员有没有崇高的信仰,也就集中体现在这里。如果为了个人享受,为了一己私利工作,在困难面前必然缺乏动力,在挫折面前必然迷失方向,在利益面前必然忘记党纪国法,最终必将陷入人生的泥沼。因为信仰缺失,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倒在了横流的物欲面前,由公仆沦丧为公敌。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如果每一位共产党员能够站在党的千秋大业的高度看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摆正位置,用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荡涤心灵,就能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不彷徨、不懈怠、不作伪,把握方向,勇往直前,排难而进,创造一个又一个闪光的业绩,从而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先烈们的英魂已远去,但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里,时刻警醒着我们的党,警醒着党内的每一位同志,只有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山阳区东方红街道纪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