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药银针除病魔;热情迎来蹒跚友,高兴送归健步人。”这是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 。
近年来,脑中风后遗症、偏瘫、腰颈椎病患者逐渐增多和年轻化,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一大课题。市中医院在疼痛科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经验,引进许多先进的医疗康复设备,组建了采用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综合康复治疗模式,为广大脑中风、脑瘫、腰颈椎病、面瘫患者提供神经再造和肢体康复的针灸康复科。
该科主任谈建新是市针灸协会委员、省康复协会委员,被许多人称为“谈一针”、“谈神针”。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求医,无数偏瘫患者、腰颈椎病患者、面瘫患者经他医治后痊愈出院。
王利(化名)在我市某个建筑工地打工时,不慎触碰高压线,从屋顶摔下,不省人事。被工友送到医院时,大动脉搏动消失,经急救后,患者除皮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和心跳外,气息微弱,其智能、思想、意志、情感、语言以及其他有目的的活动均丧失,成为植物人。这飞来的横祸,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为救治王利,其家人倾尽家财,到北京、武汉、郑州等地医院四处求医,均无功而返,“植物人康复希望渺茫”的结论折磨着全家人。带着最后一线希望,他们经人介绍来到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找到谈建新。
植物人康复,是一个被医学界公认的难题,但谈建新毅然收下了这个患者,迎接挑战。谈建新说:“患者哪怕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作为医生,我们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当医生最基本的职责。”他根据针灸学中十二经的每一经络都有一个时刻气血最旺的理论,取穴配穴、通经活络、醒脑开窍、24小时跟踪治疗,每日适时电针、推拿、按摩治疗,配之其他治疗手段。半年后,奇迹发生了,患者意识恢复,四肢肢体有知觉。经过继续治疗,目前,患者除语言功能尚待恢复外,意识完全恢复,行走如常,生活基本自理。患者的康复,让已经绝望的病人家属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患者裴某今年2月份因脑出血做了“侧脑引流术”后瘫痪在床,失语、生活不能自理,谈建新以祛风活络、醒脑开窍、活血化淤的方法为之取穴、配穴电针刺激,并配合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全面激活裴某的肢体神经,治疗5天后裴某可下地行走,一个多月后基本康复。
国内著名书法家谢某因颈椎压迫神经无法正常工作,四处求医,偶返家乡焦作后,慕名找到谈建新。他根据患者病情对症施治,一周后谢某痊愈出院。出院后,谢某十分感激,亲书墨宝赠送给谈建新。
如何评价一个好医生,在患者的眼中有两个标准:医术、医德。在谈建新看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恰到好处地把医术和医德融合于医疗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谈建新也从中体会到当一名好医生的职业自豪感和神圣感。
由于谈建新医术高明,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有的患者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得到诊治。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谈建新每天7时到医院,20时才离开,节假日从没有休息过,一心扑在工作上,就连近在咫尺的家人也无暇顾及。
谈建新,用精湛的医术,创造了医学康复的奇迹;用高尚的医德,赢得患者的信任;用诚挚的爱心,托起患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