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焦作日报创刊55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江泽民来焦考察采访记
党和国家领导人
文字记者的追踪采访
摄影记者的随行采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字记者的追踪采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史文生

  江泽民总书记来焦考察,作为地方报理应参与报道、搞好报道。时任焦作市委书记的张国荣,积极与中央办公厅争取,但最后答复是只能派一名摄影记者随行。《焦作日报》采不采,怎么采,写不写,怎样写,报社党委经过研究,虽说不能随团采访报道,但江泽民来焦考察对焦作人民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仅要报道,还要报道好,除刊发新华社通稿外,还要写出有地方特色的和更为详尽的考察报道,以对历史负责,更为焦作人民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少勇和王应文与报社领导反复商议,最后商量出个办法,等江总书记一离开焦作,马上追踪采访。这一想法上报时任焦作市委书记张国荣后,得到肯定。于是,王应文和邓少勇在江总书记离焦后,立即投入这一特殊的追踪采访。

  除中铝外,他们沿着江泽民走过的路线,接触过的人,先后用了两天时间进行追踪采访。头一天,他们先到修武县郇封乡小营村,见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刘伟明。江泽民这次来河南,主要是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据刘伟明介绍,江泽民同志在小营村考察兴致很高,主要看农字牌工业小区。在饼干厂,江泽民同志走进车间,看生产流程,同工人交谈,临走还特意交代刘伟明:“你们的养鸡场来不及看了,请代我向员工们问个好。”6月4日,江泽民在郑州召开座谈会发表了《加强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这篇重要讲话里,江泽民强调:“河南修武县小营村,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这个村主要是围绕‘农’字做文章,实行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集体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大大提高,成为小康村。”

  博爱农场是江泽民同志20世纪70年代工作过的地方。江泽民此次来博爱农场考察,可谓故地重游,兴致也很高。博爱农场场长宋守业翻开记事本激动不已地向邓少勇、王应文介绍:江泽民同志进场说得最多的话是农场变化太大了。江泽民充满激情地回忆说:“我在博爱农场工作时,分管后勤,半天学习、半天劳动,挺有意义。”江泽民坐在先前在这里工作时坐过的凳子上很是激动。离开博爱农场前,江泽民还邀请曾在这里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合了影。江泽民来焦考察,既有考察焦作农村、农业之意,也有对曾经工作的博爱农场重游之意。江泽民同志到地方考察,地方的同志总是专门准备笔和纸张,方便江泽民同志题字。江泽民同志总是很客气,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说:“就报个到吧。”江泽民离开博爱农场时,农场同志提出让江泽民题几个字。江泽民同志说:“考察工作安排得很紧,到郑州后,我再专门抽时间给你们写吧。”6月4日,江泽民到郑州后,专门为我市和博爱农场题了字。给我市的题字是:“发挥优势,艰苦奋斗,振兴焦作。”并给博爱农场题写了场名:“博爱农场。”据宋守业介绍,江泽民对博爱农场特别有感情,一次从南方考察回京,路过新乡时,他给时任焦作市委书记的范钦臣打电话:“我曾在博爱农场工作过一段时间,对那里很有感情,一些人和物至今记忆犹新。请你代我向博爱农场的同志们问好。”对于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讲,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很多,但像江泽民同志那样对博爱农场念念不忘的却不多见。

  在沁阳市,江泽民考察了两个村庄,一个是水南关村,一个是万北村。江泽民在水南关村还开了个座谈会,主要讲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鼓励回汉团结,发展农村经济。在万北村,他一连看了3家农户,盛赞“没想到农民的住房这么好”。他还亲自为村民司国其、卫小花夫妇4岁的小孩喂香蕉,这一镜头被央视记者随时捕捉并在《新闻联播》播出。随后,江泽民又到孟州韩园参观考察。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深有感触地说:“韩愈是个清正的廉官。”他还现场背诵了韩愈的《师说》。江泽民同志还为韩园题写了园名。

  邓少勇和王应文利用两天时间,重访了江泽民同志来焦调研除中铝外所有县市,追踪采访收获颇丰。他们回来后,立即对采访材料进行了梳理,分头写出了一篇消息《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江 泽民总书记考察焦作》,一篇7000多字的长篇通讯《刻在百姓心中的丰碑——江泽民总书记考察焦作纪行》。这两件作品经时任焦作市委书记张国荣审阅把关后,分别于1996年6月8日和6月10日见报。

  文章见报后,市委办公室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干部群众学习《焦作日报》关于江泽民总书记考察焦作的详细报道,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邓少勇。 (本报资料照片)

  王应文。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