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版:焦作日报创刊55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平房里诞生第一张《焦作日报》
焦作日报创刊55周年纪念特刊
老市委办公楼:
复刊后的新起点
山阳路56号老报社:二十五年风雨兼程
焦作日报大事记①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阳路56号老报社:二十五年风雨兼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新和 王水涛

  在借来的房子里工作了3年之后,《焦作日报》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焦作日报社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独立的办公大院在山阳路拔地而起,这里不仅成为《焦作日报》的新家,也成了当时山阳路上的一个新标志。

  1986年,崭新的焦作日报社办公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办公大楼功能齐全,偌大的会议室、供职工休闲的娱乐中心、单身宿舍、食堂、暖气、澡堂,一应俱全,有时还能放放电影。每个科室也有了独立的办公室,科室主任还有了自己单独的办公室。

  “搬到山阳路的报社后,别提了,我高兴坏了,我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有了电话,办公桌也换成了‘一头沉’,椅子也比以前结实多了,在办公室安装了暖气,并且还放了一张简易床,晚上值班后累了,还能休息一下。”华秋娴高兴地说。

  华秋娴清楚地记得,印刷厂四楼大会议室,曾经成为舞厅,报社鼓励大家跳交谊舞,一时间,大会议室热闹非凡。此外,报社还修建了台球室、乒乓球室,供大家休闲娱乐。

  与报社一起成长起来的还有家属院、印刷厂。而这时,报社的电话也应社会的发展,从4位数升级到了7位数。“3681234、3934397、3936375……”这些耳熟能详的电话号码曾经在多少人心中留下印记?

  在有了新的办公楼之后,华秋娴还利用她担任政协委员的身份,连续4年在政协会议上提出提案,因为记者编辑工作时间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华秋娴建议为报社员工修建家属院。华秋娴的鼓与呼,终于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紧接着,报社家属院在报社旁边建立起来了,并且家家通了暖气、煤气、有线电视。在当时,这样的家属院在焦作也不多,引起了许多人的羡慕。

  1993年,副刊部编辑们在研讨版面。 (本报资料照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