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杜定香
6月22日,星期五,孟州市河雍办事处赵唐村66岁的赵长有习惯性地推起自行车,准备到离县城5公里外的梁村侍候93岁瘫痪6年的岳父。刚出门,他忽然意识到老人已经去世10天了,心里不由得一阵难过。
老赵的岳父,1.89米的个头,100多公斤的身板,2007年秋,因高血压不幸导致偏瘫。于是老赵和老人的其他几个子女轮流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每逢周五、周六,老赵无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到老人身边侍奉。老赵还专门买辆新轮椅,天气好时,把老人推出来晒太阳、散心。
服侍瘫痪老人是一件又苦、又累、又脏的活。六年如一日,老人瘫痪胳膊抬不起来,老赵总是一勺一勺耐心地喂。一顿饭下来,需要半个多小时,还经常被老人喷得满脸满身都是饭。长时间地躬背曲身,60多岁的老赵经常是满头大汗。如果说喂饭是一件苦差事,帮老人把屎就更难。长期卧床,老人胃肠蠕动功能差,大便老是干结。没办法,老赵只能一点一点往外抠。高大肥胖的老赵,总是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被熏得直想呕。有时把屎把尿晚了,老人会大小便失禁,弄得满床满身都是。老赵总是边说笑话逗老人开心,边给老人擦洗沾满屎尿的身子。最难熬的是晚上,老人经常几分钟就要求扶起身坐一会,没坐几分钟又要求躺下,一会要吃的,一会要喝的,一晚上能折腾二十来次。一大阵子忙活下来,老赵经常累得虚脱。
苦点、累点、脏点不怕,长时间卧床,老人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差。90多岁的人经常是清醒一阵糊涂一阵,有时还莫名其妙地骂人、打人。老赵从来没有怨言,总是想法子给老人弄点好吃的,给老人讲故事,说宽慰的话,逗老人开心。他是把苦、累都咽到肚子里,用容忍与大度把老人的暴戾脾气、坏心情一点一点地化解开来,让老人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
在老赵的带动下,老人的其他几个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外甥,都是尽心尽力地侍候老人,让老人在有生之年幸福地生活。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赵的岳父卧床6年,几个子女精心照顾,老人从没有生过褥疮、得过冻疮。老人是微笑着,满足、安详地走了。
在老赵岳父刚刚去世的日子里,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谈论最多的是他的几个子女孝老爱亲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