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版:焦作日报创刊55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日报大事记⑥
铅字版面
编排从手工到电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铅字版面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铅字模块。 (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仝伟平

  “铅字排版”是如何进行的?我们年轻人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对老报人来说,那是他们内心深处有关“铅与火”最原始的记忆。

  《焦作日报》复刊之初,王菊山作为编辑亲身经历了“铅与火”的时代。他说,当时,我们的报纸排版是用密密麻麻的小铅模块排成的,如果一个版面3000多字的话,大概要用5000个铅块(当时《焦作日报》是小报),排版全部由拣字工完成。

  王菊山说,那个年代,编辑必须备有两样专用工具:一把钢尺和版样纸,编辑靠它们把文字按照字数精确地换算成版样上的行数。每天,编辑把稿子编好后就开始画版,在版样纸上勾勾画画,标明每篇稿件的位置、文字走向,标题字体字号,围框、花线、题花等,然后连同稿子一并送到市印刷厂排版。我们那时没有自己的印刷厂,报纸的印刷是在市印刷厂进行的。

  排版是由拣字工完成的。每个排字工面前是一个巨大的木架,木架从上到下分为无数个小格子,每一个小格子都装着一个汉字的铅字,里面有各种字体、字号的铅字。拣字工一手拿着手盘和编辑好的稿子,右手从字架上一字一字拣取所需的铅字并按照顺序放在手盘里,不久便排好一篇文章。

  由于传统印刷工艺复杂,耗时长,编辑画板最关键的是要精确计算稿件字数,避免在排版过程中出现多字和少字现象。编辑们经常—画完版就跑到市印刷厂,站在排版工人一旁,如果出现问题就地解决。当时报纸很流行穿插咬合的版面形式,遇到编辑计算稿子字数有误,稿件排不下或者开天窗,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稿件也要跟着调整。比如,要加一个字,该字后面所有的铅字都要向后推一个位置,有自然段的间隔还好,修改量不大,一旦碰到一个长自然段,添一个字要调整很长时间。排版时间长了,大家都总结了一些小窍门,叫做“抹文、缩题、加铅条”。所谓“抹文”就是删字;“缩题”就是减少标题字数或者缩小标题字磅数,空出版面来排正文;实在不行,就把行与行之间的铅条换成薄一点的,让行距缩小,多排文字。

  让编辑和印刷工人最怕的就是等新华社电稿。—旦新华社有重要稿件要等,又不能确定字数,编辑就不能排版。还有的时候,版面已经拼好了,突然来个重要电稿,必须发,编辑就得将之前的版面推翻重做,这个时候,大家上上下下就忙成了—锅粥。

  1988年1月1日,是一个让老编辑们记忆犹新的日子。这一天,我们采用了激光照排、胶印设备印出第一张报纸。报纸排版从此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现在,报纸排版变得越来越容易,版式也越来越漂亮,报纸从写稿到印刷,整个工序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