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住房公积金·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何使用住房公积金
支付购房首付款
焦作市低收入职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实施细则(试行)
武陟县
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超亿元
立法就能保障尽孝吗?
公积金全覆盖 稳定教师队伍
区伯的监督难在何处
拒不缴税
媒体观点
柿子拣软的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法就能保障尽孝吗?
□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谁来可怜父母。歌曲《常回家看看》触动人心,但感动并未换来行动,多少年迈的父母依旧独守空巢、孤苦无依。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老人空巢”问题,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时,多名委员建议立法推动子女“常回家看看”的脚步。(据7月1日《新京报》)

  俗话说:“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相信每一个善良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和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在社会问题逐渐凸显的同时, 现在媒体对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的报道增多。于是,人们对孝义问题的关注也增多,社会舆论对不孝行为的批判,便出现了所谓的孝义道德危机,陡增了几分翘首以待“孝道”立法的迫切性。

  在社会保障暂时不能解决此矛盾之际,顺理成章的,家庭便成了养老问题的承担载体,从而子女承担父母的养老问题,便成了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但孝义上的道德危机的出现,却无法制约家庭的养老保障,这就越发加重了老年化进程与现实中老年群体利益的微弱保障的矛盾。于是, 便提出了加快为“孝”立法,就是需要用法律约束子女的行为,强制他们恪守孝道。为孝立法,不仅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提供法律保障,而且还能够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对道德规范的软弱性而导致的道德危机加以补救。于是,加强孝道立法的声音不断加强,因为从表面上看来,此举既符合社会利益,又符合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道德逻辑。

  但是我们应当明白一点,“孝”作为一种与道德伦理以及个人情感相联系的社会道德现象的反映,它与法律规范之间属于不同领域,法律的调整手段不能代替道德的调整手段。孝道,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更加强调的是通过对一种人们内心的信念和思想动机活动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行为,法律不能代替人们的心理情感,不可能激发起源于人心的内在要求与自觉意识,所以也不能建立真正的孝义之道。

  笔者认为,要想尽善尽孝,首先需要加强道德的宣传与教育,从幼儿开始培养与人为善、尽善尽孝的理念。其次,要加快社会监督与奖惩机制的建立,如加强社会舆论对违反孝道行为的监督以及建立个人尽孝档案等,以社会力量来制裁不孝行为,加强对不孝行为的否定评价。同时,加大对孝道的宣传力度,探求养老问题的新出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