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冬 本报通讯员 李洪峰 赵 阳
近年来,武陟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特色、登台阶、上水平”为奋斗目标,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有力地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扎实开展。
以优质服务为中心
唱响改革主旋律
武陟县以突出优质服务为重点,将综合改革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有机结合,通过狠抓综合改革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狠抓创建活动推动综合改革,实现了相互促进,倾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品牌。
——抓阵地建设,搭建优质服务平台。该县积极构建以“县站为龙头、乡镇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技术服务网络,高标准建成了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大楼,完成了7个中央预算内投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目前新建乡所9个、改建4个,建成高标准村室30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4.2%。
——抓技术服务,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该县大力开展“关爱已婚育龄妇女、关爱更年期妇女、关爱青少年、关爱女孩、关爱新生儿、关爱外地来武流动人口、维护育龄群众合法权益”的“六关爱一维权”系列优质服务活动,积极为该县计生家庭开展帮扶救助活动。近年来,该县先后筹措资金60余万元,帮扶救助计生困难家庭;与卫生部门联合开展了妇科病普查普治、乳腺病检查等活动,免费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保健服务24.99万人次。
——抓优生促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该县将优生促进列入十件实事之一,建成免费婚检中心,设立婚检咨询大厅,动员待婚对象参加婚检;推行优生促进工程“五步工作法”,即婚前孕前培训—婚前医学检查登记结婚—采集血样孕前筛查—发放叶酸并指导使用—监控对象并综合评估干预效果,扎实开展了出生缺陷干预中期评估;装备了“孕前风险评估系统”,14个评估服务点为全县计划怀孕人群提供全方位服务;筹措资金50万余元,加强和改进孕前优生检查实验室,全县出生缺陷发生率由2007年的1.22%降为2011年的0.79%。
以落实民生为根本
确保改革不棚架
该县坚持将民生问题作为推进综合改革的首要问题,围绕重民意、惠民生、解民忧,通过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塑造了良好的部门形象。
——注重政策引导,突出计生工作民生效应。该县整合19个部门资源优势,制定了《关于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六大民生工程”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今年,该县先后筹措资金190余万元,兑现了全县8415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每月40元的奖励费;筹措资金6.48万元,兑现了全县45名特别扶助对象每月每人120元的扶助金,对全县7名主动放弃二孩指标的对象给予每户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3户主动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给予了每户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扎实开展“一学一建一落实”活动,全县267个村均重新修订了计划生育村规民约,12个村落实了独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集体福利,9个村在调整责任田时为59户独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份责任田,使广大育龄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注重宣传教育,在打造新型生育文化中融入民生。该县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重视发挥宣传教育的“首位工程”作用,围绕亮点乡镇的建立,制作了婚育新风知识长廊。该县先后筹措资金422万元,建成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建成新家庭文化屋130个,制作各类宣传喷绘、漫画2320余幅,免费向计划生育家庭发放个性化、生活化宣传品625万余份。
——注重综合治理,在净化生育环境中促进民生。在该县电视台开辟《关爱女孩行动在武陟》专栏,广泛宣传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中的一些举措、亮点、案例;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政策措施52项,落实持证对象“三盯一”包保责任制,准确掌握持证人员现孕、出生和孕情消失情况;实行出生婴儿实名登记制度,对全县405家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药品销售门店进行登记备案,对所有B超进行统一编号和身份确认。公安、卫生、药监、计生等部门人员集中办公,集中查案,严厉打击了“两非”行为,在全县形成了性别比治理高压态势,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以统筹持续为目标
打造改革新局面
作好统筹、持续是发展好新时期人口计生事业的基石。该县紧紧围绕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抓住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打造人口计生新局面。
——抓群众自治,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该县制定出台《村级计划生育考评奖惩办法》,明确农村干部在村级计生管理中的责任;建立计划生育群众自治“4+1”,“4”即“一制六规范”工作、齐抓共管的督查指导、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估、创先争优的激励激活等四项机制;“1”即在全县开展计生群众自治“三村四化五落实”创建活动工作模式。
——抓依法行政,推进便民维权服务。该县建立了全县党员干部计划生育数据库,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认真开展整顿二孩生育秩序活动,建成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点,开通了“12356”阳光维权服务电话,建立计划生育和性别比治理有奖举报制度,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建立“一册两栏两卡一反馈”(一册,即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手册;两栏,即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和干群连心栏;两卡,即政务公开工作评议卡和建议卡;一反馈,即政务公开意见反馈表)的政务公开监督体系。
——抓流动人口管理,推进服务社会均等化。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一盘棋”和计划生育法人责任制,制定出台措施对各类经济单位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分别排序、落实奖惩;县委组织部牵头建立了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计划生育实绩档案;县、乡两级均成立了专门机构,利用河南省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国家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定期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初步建立了流动人口协作机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一盘棋’工作先进单位”。
(图片由秦林林、王小飞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