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在小患者身上开刀,不同于成年患者,由于他们年龄小、体重轻、手术风险大、麻醉难度大,这就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来实施,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就是这样的一个专业科室。12年来,该科借助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医术和独具特色的小儿外科治疗体系,让一个又一个垂危的小生命在这里获得了新生。
人无我有,抢占领域话语权
上周,记者在该院小儿外科病房,见到该科主任王天义。这名创造了万例手术无事故的医疗界“大腕”,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却是儒雅、谦和。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市专业的小儿外科医师不多,有的医院只能将小儿外科和成人外科并在一起称为外科,小儿外科手术往往由成人外科医师兼做。然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活跃阶段,其生理和病理的特点有异于成人,不能将一般成人外科理论简单机械地用于儿童,技术上也不能将成人外科的操作方法按比例缩小应用于小儿。
为了更专业、更规范化地治疗小儿外科疾病,2000年,市妇幼保健院率先在我市组建了小儿外科,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市唯一专业从事小儿外科的科室。
“小儿外科对麻醉和护理的要求比成年患者的要求更高,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麻醉均有特殊要求,应有专业的医师和护士队伍,还要有适合小儿的仪器设备,这样才能提高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治效果。”王天义说,“小儿外科的服务对象过去界定为患有外科疾病的从出生到12岁的儿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范围定为从出生到14岁的儿童,由于考虑到儿童到青年时期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及其某些生理上的共同特点,国际上已将小儿科的年龄上限定为18周岁。”
据悉,目前,该科设有小儿普外科、小儿泌尿科、小儿肛肠科等专业,对小儿斜疝、小儿隐睾、肛门闭锁、食管闭锁、小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肠旋转不良和腹裂等外科疾患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在王天义的带领下,该科抢占了我市这一领域的话语权,不少患儿家长慕名带患儿前来治疗。
疑难杂症,妙手绝技显奇效
在该科,医生经常碰到一些特殊的病例。前不久,沁阳市的陈先生带着刚出生4天的孩子急匆匆地来到该科。原来,他的孩子是早产儿,出生后1天就出现了腹胀、不解大便、哭闹不止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治3天后,不仅不见好转,反而病情日益加重。在亲朋的介绍下,陈先生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王天义求治。根据检查结果,王天义感觉情况不妙:孩子腹腔脏器穿孔的可能性较大,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一个体重不足2.5公斤的早产婴儿胃部穿孔,实属罕见,手术风险很大。王天义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推敲,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并为这名患儿实施了胃穿孔修补和薄弱区折叠手术。经过十几天的精心医治,这位小患者终于康复出院。
来自辉县的小威(化名)在一岁两个月时有了“将军肚”,起初家人认为孩子是吃胖了。谁知,今年6月初,孩子反复出现高烧,在当地一家大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的腹部有一个巨大的肿块,最后确诊为胆总管囊肿。由于当地医院无法医治,其家属慕名来到该科求治。王天义检查后发现,孩子胆总管囊肿的体积比正常人大几十倍,而且与周围的脏器靠得非常近,手术分离很困难,风险特别大。王天义凭借20多年的临床经验,再借助该院新引进的高端设备,手术最终宣告成功。
不断创新, 打造名牌科室
“小儿的耐受性比大人差,病情变化快,这就要求小儿外科医生要不断创新探索,提高业务水平,面对患儿病情的变化,才能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处理。”王天义对记者说。
近年来,该科90%的医护人员曾到省级或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并积极引进、开展新技术,形成自己的专科特色,同时还在服务质量上下工夫。由于每天都要面对许多患儿,这里的医生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外,还要比常人更有耐心和爱心。因此,该科要求所有的医护人员对每位患儿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能有效治愈小儿外科疾病,该科引进了一些专门适合小儿手术的设备。比如,自从该科引进js-818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后,90%的肠套叠患儿都能通过空气灌肠手法复位而痊愈。
如今,该科凭借高超的诊疗技术、优秀的团队以及人性化服务,已然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高效、优质诊疗服务格局,获得了众多患儿家长的认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大医精诚创绝技,妙手济世系童心”都是对该科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