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实习生 张娟娟
4月份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渐成热点,二季度,市人才交流中心先后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专场13场、网络招聘会1场,现场参会单位1011家,提供岗位3.14万个,进场求职人员11800余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8000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048人,求职意向率达38.1%,毕业生职位需求比为1:0.25。从整体来看,招聘和求职双方呈旺盛态势。
据了解,市人才交流中心面对就业大潮的来临,未雨绸缪,早计划、早安排,多措并举,除安排举办多场招聘会外,还启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行动计划,一方面组织业务骨干、就业指导专家进校区开展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在服务窗口常设就业指导服务站,全方位、多渠道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市场营销专业成为二季度需求的“香饽饽”。从市场需求专业来看,市场营销、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汽车装备等是我市主要需求专业,说明我市重点产业依然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其中,市场营销类职位是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不落的冠军。据了解,这是由于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因此,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多。同时,随着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提升了相关行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生物制药行业吸纳毕业生人数增幅明显,由一季度的第十四位跃居至第八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财会专业毕业生成为二季度求职排名冠军。二季度,求职毕业生专业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财会、市场营销、行政管理、计算机、物业管理、文秘、机械制造、教育类、电子工程、医药护理,占总求职人数的59%。另外,随着我市中小学学生纷纷放假,各中小学及辅导班教师招聘不断增多,教育行业应聘者由一季度的第十五位上升到第八位。
据了解,从二季度人才市场分析情况看,越来越多的应聘毕业生能够理性地看待社会就业现象,根据自身实际客观地调整就业计划,不再过分注重薪酬、福利,而是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条件;不再过分区分私营、国企,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才能能否得到发挥。另外,有许多应聘毕业生更加注重先就业后择业,不再一味强调专业对口。从求职毕业生层次上看,进入市场求职的毕业生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6%,大专学历占41%。
与以前相比,二季度女性毕业生需求岗位明显增多。据统计,在二季度所提供的3.14万个岗位中,女性所占比重为48.7%,比一季度增长5.2%。我市许多制造业岗位不再一味强调只招男生不招女生,特别是不断增加的教育行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女生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针对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分析,二季度人才供求较为活跃,究其原因:一是今年的各类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强烈,踊跃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毕业生数量供给充足。二是有的县市区事业单位已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为应届往届毕业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三是各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逐步增大,各类产业集聚区企业进入生产旺季,对毕业生的需求较一季度明显增强。这位负责人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旺季即将来临,市人才交流中心将继续加大力度,组织安排各个层次的人才招聘会,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服务和就业指导,同时加大网络招聘力度,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