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七下八上”主汛期还没到来,7月9日,我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大暴雨,险象环生。
9日凌晨至11时许,我市城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降特大暴雨,市区部分主干道、立交桥及居民区出现明显积水,友谊路铁路立交桥下水深达2米,我市紧急出动41台抢险车辆、170名抢险队员对积水严重的友谊路、山阳路等铁路立交桥,以及解放路、龙源路、民主南路、塔南路等隐患点进行布控,疏导交通,并对城区所有道路全面巡查,及时排除积水。
9日8时到11时,修武县出现了特大暴雨,马鞍石水库1小时降雨量达52mm,市防办实时向修武县发布了山洪灾害二级预警,并向马鞍石水库周边3个乡镇12个村发布了橙色准备转移预警。
由于济源地区普降100mm以上大暴雨,蟒河济源水文站出现了洪峰流量为267m3/s的洪水过程,导致下游孟州市白墙水库水位不断上涨。7月9日4时至14时,白墙水库开始开闸泄水,孟州市紧急启动二级防汛应急响应预案,并针对新、老蟒河串水出现的险情,及时调用4台钩机,派出抢险人员400人到达险情现场进行防汛抢险。
这场入夏以来的强降雨,因我市防范及时、从容应对,虽然没有出现重大险情,未造成重大损失,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狼”真的要来了。
据国家有关部门会商分析,今年汛期,黄淮地区降雨较常年偏多2~5成。
我市即将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黄沁河防汛、水库防汛和城市防汛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我市河道防汛任务艰巨。黄沁河从1982年以来,没有发生大的洪水,枯水时间越长,潜在的洪水威胁的可能性就越大。当黄河发生每秒4000~8000立方米的高含沙洪水时,黄河中下游发生洪水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在沁河上游,我市尚无控制性工程,而沁河洪水又有来猛去速的特点,所以防守难度大。
大沙河、蟒河和丹河是贯穿我市的中型河道,还没有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大沙河新区段左岸仅有生产堤,没有防洪堤,特别是灵泉碑至焦晋高速公路之间,生产堤堤身单薄且残缺不全。蟒河温县段堤防自1996年修筑至今,没有经受过洪水考验。丹河左岸堤身单薄,二仙庙以下至新济公路桥段部分堤防缺失,汛期如遇暴雨洪水,防洪任务十分艰巨。
我市水库防汛不容小视。全市28座中小型水库,大都存在病险问题。顺涧、马鞍石水库等9座水库除险加固后均未经洪水考验;白墙、小柴河7座水库尚在除险加固施工中。其他病险水库还没有得到治理,我市小型水库,大多无专管机构、无专人管理、无管理房、无固定通信预警设备、无雨量水位观测设施,抢险力量薄弱、物资储备不足。汛期洪水一旦来临,将对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我市城市防汛,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区段堤防的基本闭合、郑焦城际铁路等大型工程的施工,把我市城区南北向的河、沟、渠等排水系统拦腰截断,致使原来靠9条大路、3条小路、14条排水沟排泄的北部雨洪,现在只能靠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4条河道下泄,如遇暴雨洪水,就会严重影响到南水北调城区段工程汛期的安全和城市安全。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确保在规定防洪标准内主要河道堤防不决口、中型水库不垮坝、平原排水畅通、中心城区安全度汛、重要交通干线正常运行、工矿企业正常生产,努力夺取粮食丰收,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