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邮政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春在邮路上闪光
开展规范化服务提升年活动
制定邮储网点标准工作法
完善考勤管理制度
“神九”邮票
受到我市市民追捧
减压的外与内
专项培训提素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在邮路上闪光
——记沁阳市邮政局城区投递班投递员袁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阎河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这首《在路上》,是沁阳市邮政局城区投递班投递员袁晓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唱着这首歌曲,她在投递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6个春秋;唱着这首歌曲,她将邮政普遍义务服务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用户。

  在路上,她投递的是一分期盼

  2006年,刚刚踏上投递员岗位的时候,袁晓并没有觉得这项工作有多么重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地发现,每一位用户好像都在期待着她的到来,有人盼望着报刊带来的各类信息和知识,有人盼望着家书承载的浓浓亲情和乡音,有人盼望着包裹捎带的问候和眷恋。各样的表情,各样的话语,背后都是一种掩饰不住的期盼。感觉到这种期盼,也就认识到了投递工作的重要性,袁晓开始把自己当做一个投送期盼的“绿衣天使”。

  为了不辜负这分期盼,袁晓把她负责的城北至马坡村这条线路上的工厂、学校、机关、农户、家属区等详细分类,在日常投递中,及时与用户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她的用户中有一位残疾人,行动不便,但爱好写作,经常向报社投稿。为此,每当报社给他寄来发表的样报后,袁晓总是第一时间交给他;在收到稿费单后,袁晓也会尽快帮他代领回来。一次,在收到袁晓送来的样报后,这位用户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即作了一首藏头诗相赠:“袁家有好女,晓理又通情;邮路行一日,播撒爱一程。”

  在路上,她收获的是一分亲情

  在2000多个风里来雨里去的投递日子里,袁晓把一份份报刊、信件、包裹及时地送到用户的手中,所付出的辛劳可想而知。但是,也因为这样风雨无阻的投递,袁晓收获了常人无法得到的信任和亲情。马坡村有一位老太太,娘家在湖南,因为出嫁后双方住址多次变迁,便与娘家亲人失去了联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太太越来越想念自己的亲人。为此,老太太找到袁晓,请她帮忙多留意寄往马坡村的信件。之后,老太太的事情就一直搁在了袁晓的心里。2009年8月初的一天,袁晓在整理信件时,发现一封平邮,由于地址不详,没有送达,上面批条还试过“泌阳”。细心的袁晓就试着把这封信送到老太太手中。看着信封上熟悉的笔迹,老太太喜极而泣,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拉着袁晓的手说:“好闺女,真是难为你了,这叫我说啥好呢。”

  前年,一位公司老总在出差时将新买的一辆价值20多万元的轿车丢失,当时他便在《焦作日报》、《大河报》等报纸上公布了遗失声明,并向保险公司报了案。但是,事隔数月,当保险公司让其出示遗失证明时,他却傻眼了,因为当天公布遗失证明的报纸早就不知丢哪里去了。心急如焚的他找到袁晓,请她帮忙。问清日期后,袁晓利用休息时间,在自己单位、订报户中多方寻找,终于找齐了所有刊登遗失声明的报纸。当袁晓电话通知用户时,这位用户在电话里连声说:“小妹妹,真是太感谢你了。”

  在路上,她实现的是一分价值

  “按时将报刊、信件送到用户手中,这是对投递员的最基本要求。只有用熟练的邮政业务,更多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一个邮政投递员的价值。”这是袁晓经常说的一句话。

  在袁晓的投递线路上,一个单位的门卫是一位老人,他在村里承包了几十亩土地,可由于缺乏外界信息,使得土地经营一直效益不佳。了解这一情况后,袁晓便将《河南科技报》推荐给这位老人,并诚恳地向他推荐邮政局代销的优质化肥。很快,老人不但订阅了《河南科技报》,还购买了一批质优价廉的邮政物流化肥。现在,老人经营的土地效益明显好转,而且还当起了邮政的义务宣传员,将报纸、化肥信息主动介绍给了认识的其他承包户。

  如今,哼唱着《在路上》这首优美的歌曲,袁晓依然奔波在沁阳市城区的大街小巷和乡村的田间地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