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才 扬 蔺 妍
利比亚国民议会选举结果17日终于揭晓,由前过渡委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领导的“全国力量联盟”获得近半数党派候选人席位。
分析人士认为,“全国力量联盟”在选举中获得明显优势,反映了其得到选民的较多认可,但由于其构成复杂,意识形态倾向不很明显,因此很难从其胜出判断利比亚未来的政治大方向。只有在制宪委员会产生并制定了宪法后,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才能清晰起来。
政党联盟何以胜出
利比亚国民议会选举7日拉开帷幕。在本次选举中,党派候选人和独立候选人角逐总计200个国民议会议席。最终选举结果显示,在80个党派候选人席位中,“全国力量联盟”获得39席,占党派候选人席位的48.8%,大幅领先位列第二的穆斯林兄弟会的“公正与建设党”的17席。
分析人士认为,“全国力量联盟”之所以能够胜出,首先得益于其领导人贾布里勒在战后利比亚的知名度。由于利比亚选举政治尚不成熟,大多数党派和政治联盟的宣传能力十分有限,因此贾布里勒担任过渡委执行委员会主席时获得的知名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经历了40多年的强人统治后,利比亚民众普遍期待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全国力量联盟”旗下的党派众多、主张各异,更有可能“代表各类思潮和多数人民”,因而获得认可。
第三,“全国力量联盟”的执政主张获得比较广泛认可。该联盟在政治上注重“分权”,在经济政策上突出“全球化战略”,推动利比亚迅速走向世界舞台,并积极主张与前政权人员和解。
伊斯兰力量仍很大
在地区伊斯兰力量明显上升的大背景下,利比亚的伊斯兰党派并未如选前人们猜测的那样获得胜利。班加西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阿卜杜拉·马斯欧德则指出,虽然利比亚文化传统比较保守,“但人们需要执政集团来建设国家、发展经济,而不是来告诉他们如何做一个穆斯林”。
观察家们认为,尽管伊斯兰势力在利比亚没有以集团形式明显崛起,但它们对国家未来走向仍具影响。
首先,贾布里勒在选后对媒体表示,“全国力量联盟”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他强调了伊斯兰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并接受以教法作为法律的基础。
其次,在选举中胜出的独立候选人中不乏伊斯兰倾向者。议会中的120席在独立候选人中产生,这一群体对未来国家政策的制定将产生很大影响。
第三,利比亚社会风气保守、宗教气氛浓厚,伊斯兰文化在民众中得到的认可度很高。
诸多挑战摆在面前
根据有关规定,利比亚国民议会首次会议举行后,战时成立的过渡委将正式结束使命。目前,议会政治联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获胜的“全国力量联盟”要在各党派间扩大联合基础,就组建新政府达成一致。
分析人士认为,战后利比亚面临的诸多挑战不会在选举后一夜消失。这些挑战包括:如何强化治安;如何收缴武器、巩固警察和军队并平定南部冲突;如何尽快建立现代国家系统,启动战后重建项目;如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行政联系,从战时割据局面走向统一国家的发展阶段等。
此外,建立新国家的首要基础——宪法如何制定也未确定。由60人组成的制宪委员会本应由国民议会指定,但在国民议会选举前,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突然宣布,制宪委员会将改由全民投票选举产生。
(新华社的黎波里7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