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晓思
三家人,傍着条有泉水的沟,石头的小院,每天的清早,都会冒起炊烟,去迎接晨起的鸟鸣。
太行山,一个叫知生掌的小村庄。1000米的海拔,让我在中州平原38摄氏度高温中的烦躁,一下子恢复了凉爽与宁静。 特别中意那个干干净净的小院,就从路边的农家客栈调到了这个绿荫遮住的村庄。主人叫小宝,有两个女孩,有老人,有70多只羊。这些他都不比我拥有什么优势,我羡慕的是知生掌,这个大山包裹的小村以及小村里干净的石头小院。这个,我是没有的。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属于自己并且让自己在山外名利的纷扰中安静下心灵的地方。
我在他家住了一夜,我睡得很甜,而且梦也似乎很舒缓。与我一起来在葫芦寺隐居的随群,半夜也起来去听鸟在森林深处的夜鸣。他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他在寻找禅定的方式。
清晨起来,还有点冷,想想离家不远的山下此刻的高温,恍如隔世。生命难道都是要在“争”的气氛里消耗自己的幸福吗?说不清,这就是人的困惑。
我们在山的外面提炼了我们的思想,可我们的思想没有灵魂,我们的灵魂没有空灵,我们的空灵没有仙气,我们的仙气没有依托的灵山。
所以我们必须继续自己的跋涉。最笨的方法,寻找接近灵山的村庄,解决飞仙脱俗的途径。我站在知生掌村前的小溪边,看着他哗啦啦的流,不疾不徐,全没有刻意的飞扬。而那一颗在外面烦躁了的心,也在哗啦啦溪水的摆动里有了流畅。
知生掌,他让我学会了倾听,止语,反悟和安详。
这个夏天,我认识了一个村庄,他的名字叫知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