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戒子新书
住在知生掌
一代名相卢多逊(续)
近访张一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川人物
一代名相卢多逊(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赵中社

效力赵宋 建功立业

  卢多逊效力赵宋二十余年,先后辅佐过赵匡胤、赵光义两任皇帝,十几年时间、四十多岁就做到了宰相,升迁之快是比较罕见的,这和他学问渊博,拥有突出的政治、经济、社会治理能力,勇于任事,耐劳耐烦,政绩突出是分不开的。

  卢多逊最为突出的首先是其学问渊博,涉猎广泛,为国家典章、史籍建设作出了其他人难以比拟的贡献。开宝年间任翰林学士时,奉敕与尚药奉御刘翰等纂修《新评定本草》,即后世所称之《开宝本草》,成为重要的医学文献和食用价值;他主持编写的宋代礼仪法典《开宝通礼》等典籍,流传至今,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即使在今天仍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宋太祖诏令他与宰相薛居正等人一起编纂的史书《旧五代史》,记述了公元907年—960年间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全书150卷。有本纪、列传、志三部分,有天文、历、五行、礼、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等十志。编修这本书时正值五代结束不久,卢多逊等人对当时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史料较丰富。现在保存的《旧五代史》是清朝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旧五代史》,仍以《四库全书》初写本为底本,并参校其他版本和有关书籍整理而成。

  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参与平定内乱,统一疆土。宋初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长江以南、太原以北都还是独立的割据状态。发展经济和文化还不是当时最为急迫的事,当务之急是通过硬实力或者是软实力征讨叛乱,统一国家。开宝二年(公元969年)车驾征太原,多逊知太原府行府事;移幸常山,又命权知镇州。师还,直学士院。开宝三年春(公元970年)复知贡举;开宝四年冬(公元971年)命为翰林学士,卢多逊如果没有出色政绩怎么可能年年晋级。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时为翰林学士的卢多逊,奉太祖之命,出使南唐。在回归前夕,他心计一动,对南唐后主李煜说宋朝正在编辑一部天下地理全书,其中,唯独少了南唐的那一部分。沉湎于风花雪月、文辞歌舞的李煜自然不知其中的奥秘,如数奉给。而卢多逊对江南十九州地形、屯戍、户口等情况熟记于心,从此南唐的经济、人口、地理等形势,尽在其脑袋之中。他从江南回来后,向宋太祖提出,江南衰弱可图,并贡献了收复江南之策,宋太祖大加赞赏,采纳了卢多逊的建言,很快实现了北宋对江南的统一。卢多逊也升迁为中书舍人,参知政事。此举显出卢多逊确实具有一定的军事家的韬略。公元976年10月宋太祖驾崩,宋太宗继位后,更加倚重卢多逊,御赠其“敦朴为天下先”的手书,当年就升任其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又晋升为兵部尚书。由此可见卢多逊确是一个难得的相才,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

  党争失利 谪居海南

  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没有也不允许有政党的存在,所以中国有“君子不党”之说。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朋党就是一个绕不开的怪圈,著名的党争比比皆是,甚至许多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早卢多逊几百年到三亚市崖城镇水南村的李德裕就是因为在“牛李党争”中失败,被李唐发落过来的。

  卢多逊的命运没有超出历史的怪圈,故事主角虽有不同,故事内容却大体相似。卢多逊的政治对手是赫赫有名的北宋开国功勋赵普。赵普和卢多逊不同,“普少习吏事,寡学术”,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实践经验、政治斗争经验丰富,是“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财权事权的主要策划者,具有非常丰富的政治经验。赵普在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潜龙在渊的时候就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并且联了宗,是杜太后十分信任的老臣,始终亲切地称之为“赵书记”,是“金匮之盟”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所以毫无疑问是赵家军中嫡系和“老干部”,而卢多逊比赵普年轻十二岁,跟随赵氏兄弟的时间也要晚得多,是赵家军中的年轻人和年轻干部。如果卢多逊能夹紧尾巴,谦虚谨慎地按部就班往前走,他不仅会有善终,而且会有更大的成就。问题在于作为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他并没有把知识不多但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赵普放在眼里,当他还在做知制诰的时候就锋芒毕露,使赵普丢过丑;任翰林学士后,也多次攻击赵普之短,对赵普开展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史书说:“多逊知制诰,与赵普不协,及在翰林日,每召对,多攻普之短。”

  卢多逊和赵普矛盾的起源,源于在宋太祖面前卢多逊表现出知识渊博,赵普则显得胸无点墨。据宋史载,太祖登基后,好读史书,常命人从史馆给他找书,而卢多逊得此讯后,就打通了馆吏,每一次都预先知晓太祖所读书籍,然后将此书连夜通读。他本就聪明强记,且文辞敏捷,提前了解太祖所读之书后,逢太祖问及书中之事时,每一次都能对答如流,因此深得太祖宠爱。宋史有记:“太祖好读书,每取书史馆,多逊预戒吏令白,已知所取书,必通宵阅览。及太祖问书中事,多逊应答无滞,同列皆伏焉”,赵普却多数对答不上。建隆四年,宋太祖改年号为乾德,称此年号前所未有,赵普在没有查证史书的情况下,即时即地拍了宋太祖的马屁,随口作了赞美。及至后来,卢多逊作了查证后,向太祖报告当今的年号“乾德”与五代时后蜀王衍的年号用重了。太祖自是不能轻信,赶紧命人去查,结果真有其事。皇帝自然是不能显出无知的,得找个垫背的,而这个垫背,无疑赵普最为合适,因为太祖曾经跟他提及过,他也赞美过。太祖恼羞成怒,当着卢多逊的面大骂赵普:“你不学无术,怎么比得上卢多逊?”据说也就是在这一次,太祖说出了他的一句 “做宰相当须用儒者”的名言,并且一边骂,一边用毛笔在赵普的脸上胡涂乱抹,赵普满脸满身翰墨淋漓,生生成了个大花脸。从那时起,赵普与卢多逊便结下了不解之怨。

  卢多逊多次向皇帝告发赵普的问题,最终导致太祖罢免了赵普的宰相职位。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一个夜晚,太祖到赵普家中,发现院里有十个瓶子,问其瓶中所装何物,赵普回答是吴越王钱镠所送海货,太祖打开一看竟然是金瓜子。由此太祖怀疑赵普擅权贪墨,对其逐渐丧失信任。卢多逊在这个过程中起了浇油添柴的作用。卢多逊伙同雷有粼揭发赵普受贿卖官、包庇抗拒皇命外任之官员等不法行为,甚至以一块空地与皇家菜园的菜地交换,以扩大自家的房屋用地,营建旅店,与民夺利。这大概是压倒赵普的最后一根稻草,太祖终于下决心免去了赵普的宰相职务,降为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节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宋太祖驾崩,太宗继位后,卢多逊依旧为红人近臣,并且升任为宰相。赵普在经过几年的下放后,也重新回到朝廷,改太子少保,迁太子太保。卢多逊并没有放过赵普,而是想方设法攻击并刁难赵普。就连皇帝钦定的赵普之子赵承宗与皇妹燕国长公主之女的大婚,婚后不到一个月,就被卢多逊以安民为由把赵承宗赶回了任所潭州。

  赵普回朝数年,郁郁不得志,但作为一个足智多谋的老牌政治家,赵普隐忍不发,他在等待时机,等待一击必中的时机,而且他也确实等到了。在宋太宗面临接班人是选弟还是选子的时候,赵普一个妙策,为太宗解决了难题,选儿子作为继承人,不再犯太祖的错误。此计正合太宗心意,立刻采纳,顺理成章地太宗把闲置已久的赵普授为司徒兼侍中,成为比沈义伦、卢多逊地位更高的实权宰相。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有人举报卢多逊遣堂吏赵白交通秦王廷美,经太子太师王溥等七十四人奏议,卢多逊、秦王一干人等削夺在身官爵,准法诛斩。皇帝下诏:尚念尝居重位,久事朝廷,特宽尽室之诛,止用投荒之典,实汝有负,非我无恩。其卢多逊在身官爵及三代封赠、妻子官封,并用削夺追毁。一家亲属,并配流崖州,所在驰驿发遣,纵经大赦,不在量移之限。

  卢多逊在政治舞台、在中原的活动谢幕了,在海南开始粉墨登场了。尽管启幕时是悲情的甚至是悲愤的,“流星已远,拱北极巳不由;海日悬空,望长安而不见”,但无论如何卢氏家族在海南的演出开始了,而且很快出现了一抹亮色,这就是卢多逊两首关于水南村的诗:

  《水南村为黎伯淳题》(二首)

  一

  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

  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

  鱼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

  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

  二

  一簇睛岚接海霞,水南风景最堪夸。

  上篱薯蓣春添蔓,绕屋槟榔夏放花。

  狞犬入山多豕鹿,小舟横港足鱼虾。

  谁知绝岛穷荒地,犹有幽人学士家。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卢多逊在寓居崖州水南村三年后,走完了52年的人生之路。卢多逊应该是不寂寞的,因为水南村此前还曾经住过唐朝宰相李德裕,宰相世家裴度后人裴闻义;卢多逊应该是心情愉悦的,因为村人仍然把它作为贵人来看,正像后来苏东坡在儋州所说的那样:“谪官犹作贵人看”;卢多逊应该是喜欢上了水南村,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出生在水南村的小儿子卢察虽然到了内地做官,但后来又举家迁回了水南村;卢多逊应该是欣慰的,他作为迁琼始祖,卢氏家族已经成为几万人的大家族,家族中贤人能士辈出,正像五公祠里那副对联所说的那样:唐宋君王非寡恩,琼崖人民有奇缘。

  (本版图片均采自本报资料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