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高考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将陆续发到莘莘学子手中,手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些家境困难的学子却喜忧参半,数千元的学费让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霾。为了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近年来,我市社会各界开展了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早在2004年,共青团焦作市委、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就发起了“焦作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许多家庭困难的学子圆了大学梦。今年,为使更多的寒门学子顺利实现求学梦想,团市委、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市青商会、市青联等单位自6月30日开始联合启动了2012年“焦作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据了解,此次行动主要是对今年我市被全日制二本以上高等院校录取的应届考生(不含军校生),年人均收入在3000元人民币(含)以下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区下岗职工家庭的百名大学新生给予3000元人民币的资助。同等条件下,凡属于南水北调征迁户子女、进城务工家庭子女、计生户家庭子女将优先资助。 符合条件者,须填写焦作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申请表,并持准考证复印件、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及户口簿复印件、家庭贫困证明以及符合优先救助的其他证明,向所在县市区团委提出申请。市希望办将对提出申请学生的相关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受助名单并公布。
由市总工会组织的“金秋助学”活动7月初也在我市拉开帷幕,以帮助困难职工和困难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子女按时入学。
据市总工会的同志介绍,今年“金秋助学”活动的帮扶对象是国家助学体系暂时没有覆盖,或者已经覆盖到但需要进一步救助,已建档案的困难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上学子女。具体资助对象包括:2012年高考考入国家大专以上院校并被正式录取,因家庭成员患大病、残疾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入学学费的困难职工家庭毕业生;经政府救助后生活仍十分困难的低保职工家庭子女;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与用人单位建立有劳动关系、生活困难、无力支付学费且加入工会组织的困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生活困难的各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子女,单亲困难女职工子女和独生子女户的困难职工子女优先。全市将有300多名大学生享受到2000元至5000元的资助。
市民政部门和市残联等也制订救助大学生的方案,符合救助条件的可以享受到5000元至6000元的救助。
“资助一名大学生,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团市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焦作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发动申报阶段已经结束,7月21日至8月10日将进入劝募审核阶段。8月中下旬进行资金发放,届时团市委将组织举办“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彰显人间真情,答谢社会爱心,展示助学成果;跟踪受助学生走入校门,报道他们圆梦心情,畅想圆梦前程,讲述感恩心声。组织者盼望着更多有爱心的团体和个人加入爱心洪流,以圆这些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