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老杨呀!下班回去了通知你村60岁以上的老人,让他们这两天来卫生所检查身体。”7月17日下午,解放区上白作街道洪河村村东一处山口,53岁的村医许二妮对正在山区检查站值班的一位老汉说。
“许医生又给俺免费体检了?好事呀!我回去就通知他们抓紧来。”老汉乐呵呵地说。
和老杨打过招呼,许二妮沿着山路向另一个山头走去。“刚才让检查站老杨给猫岔村的老人捎信了,现在还得再跑10多里山路通知其他村的人。”许二妮边走边说。据了解,洪河村下辖的6个自然村,现常住人口700多人。目前,洪河村卫生所有两名村医,除了许二妮,另一名村医还兼任村党支部的其他工作,实际为村民体检看病的任务就落在许二妮的身上。
许二妮曾经是市中医药学校的一名学生。1980年,勤学不辍的她取得了乡村赤脚医生证;10年前,她通过层层考试正式成为一名医生。
当医生辛苦,当一名山里的村医更辛苦。从医数十年,许二妮不知有多少次在梦中被叫醒,然后拿着手电筒走10多里的山路去给村民看病。“现在交通好多了,也有了电话,这样病人半夜出现异常情况,一个电话打来,俺让家人骑摩托带着就去了。”许二妮表示,要是碰上阴雨天,就只有步行走泥泞的山路。
“村卫生所条件简陋,村民头疼脑热的小病还能看看,如果出现稍大点的病,就得下山到市里的医院诊治。”许二妮说,“不过,一旦病人出现紧急情况,救护车最快也得30分钟才能赶来。”就是这30分钟,许二妮在最简陋的条件下尽可能用自己的医术帮助病人与病魔赛跑。“每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和家属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让我感到肩上担子特别沉重。”
“从事村医工作几十年了,每天操心不说,来回跑着山路也累得要命,工资吧也就500元左右。”许二妮说,“可这里的村民有病了也得看呀!这都是一样珍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