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的肩膀扛起救死扶伤的重任,灵巧的双手点亮生命的明灯,在市妇幼保健院有这样一名女医生,她把青春奉献给了医院,把岁月交给了患者,把平生所学的内科技术与二十多年的妇科临床经验结合起来,独辟蹊径闯新路,把一个个身患重症的姐妹们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演绎了一曲曲人间大爱的赞歌。她,就是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内科主任郭存玲。
在该院的科室设置上,急诊内科是集急诊与内科为一体的科室。但在接受采访时,郭存玲向记者提供的科室简介上,竟用“妇产内科”代替了急诊内科,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采访中,记者的猜测果然得到了证实。
郭存玲解释:“‘妇产内科’更能凸显科室的实力。”
“目前,不少医院将内科划分得都比较细,比如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尽管这样更专业,但也有弊端,对于一些症状不明的内科患者来说,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到哪个科室就医,并为此费尽了周折,尤其是孕妇,更为茫然,因为妇产科的医生对内科疾病并不专业,而一些内科的医生对孕妇用药的禁忌并非精通,面对这样的困境,‘妇产内科’呼之欲出。”郭存玲说,“在我们医院,我们科是大内科,来看病的绝大多数是孕产妇,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科探索出一条内科疾病与妇产科疾病相结合的诊疗方法,成功抢救过多种妊娠期危重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期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妊娠合并各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郭存玲告诉记者,在医学领域上,目前并没有“妇产内科”这一专业学科,她之所以喜欢用“妇产内科”介绍自己的科室,意欲抢占这一领域的话语权。
那么,“妇产内科”是如何定位的?郭存玲介绍:“妇产内科”是一个专门从事研究和诊治孕产妇合并内科疾病的临床学科。
“火眼金睛”找元凶
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因此诊断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名医生专业水平最重要的标尺之一。作为内科医生,郭存玲诊断病情的水平是出了名得高。她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从蛛丝马迹中查出病症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郭存玲在诊断病情方面,还有一段“一眼救命”的佳话。当时,一位刚生过孩子6天的产妇因咳嗽、低烧到该科就诊。郭存玲接诊后,看到其一直咳嗽、呼吸困难,便怀疑这位患者极有可能患上了围生期心肌病,从而导致急性左心衰。在郭存玲的建议下,这位患者随后进行了心脏彩超检查。经检查,其心脏已明显扩大,心功能低下,果然是围生期心肌病。
郭存玲告诉记者,围生期心肌病是指既往无心脏病史,于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6个月首次发生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肌病。
“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乏力,严重者可致心衰引起死亡,病因不详,极为少见。”郭存玲说,“我们确诊后,马上对这名患者进行抢救,由于抢救及时,这名患者很快治愈出院,后经随访,心脏恢复很好。”
疑难病前有良方
记者到该科采访时,正巧碰见她在抢救室里救治一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并非我们平常所说的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临床表现与暴发性肝炎相似,病情非常凶险,病死率高达85%。”郭存玲说,“如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死亡率。”
这名患者来自武陟县,怀孕已经37周了,发病时有呕吐症状,并喜欢大量饮凉水,一天可饮一大桶纯净水。两天后,母亲带其到当地医院检查。经过检查,她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异常。随后,这名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该院求诊。经郭存玲与其他专家会诊后,确诊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郭存玲告诉记者,治疗此病首先要终止妊娠。为此,这名患者在该院先实施了剖宫产手术,生出一个健康的男婴。术后,这名患者随即转入急诊内科抢救室,进行抢救治疗。
郭存玲和医护人员一起守在病房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定时检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意识状态,尿量等重要指标,采取滴定式治疗方案,经过72小时的抢救,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化验指标明显好转,终于转危为安。
而像这样成功救治的疑难病患者,郭存玲已数不清有多少了。
让郭存玲骄傲的是,一名33岁的女司机因患糖尿病、高血压病,几次怀孕均以流产而告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想拥有一个孩子的念头愈发强烈。后来,她又怀孕了。4个月后,这名女司机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异常,到一些医院就诊,医生均建议不要孩子。由于她无法接受不能要孩子的现实,这些医院都不敢接诊。随后,她慕名找到郭存玲求诊。在郭存玲的精心治疗下,这名女司机终于如愿以偿,顺利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孩。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刚开始,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认同郭存玲的医术,家住我市的小郭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在省妇幼保健院生完孩子后回到焦作,几天后,因其半夜胸闷、气喘、呼吸困难,被家人紧急送到该科就诊。郭存玲经过诊断,确诊为围生期心肌病,但她的家人担心这里的医生治不了小郭的病,希望转到省级医院进行治疗。后来,她的家人通过亲戚朋友分别向省妇幼保健院和其他省级医院的专家进行咨询,但专家们均建议不要转院,因为对于这样的病症,郭存玲是专家,市妇幼保健院救治此病优势更明显。随后,在郭存玲的精心医治下,小郭康复出院。出院后,小郭感慨地说:“原来‘小’医院也有大专家,照样能降服疑难病。” 本报记者 朱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