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逯艳玲长篇小说
《爱在旅途》序
在东漖的日子
你把我放在玫瑰床上
也是爱情
诗词十二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7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逯艳玲长篇小说
《爱在旅途》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张开诚/新书过眼

  逯艳玲长篇小说

  《爱在旅途》序

  艳玲女士是个才女。她已发表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小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尤其是小小说创作颇具特色,被选入多种文学书刊,并多次获奖,在焦作文坛上,独树一帜,深得读者喜爱。有一天我接到她的电话,说写了一部十六七万字的长篇小说。我深为她的勤奋笔耕惊喜,接着她就给我寄来《爱在旅途》的打印稿,并想让我写个序。我对这部作品反复读了几遍,觉得它是难得的一部家庭、伦理、爱情题材的长篇佳作。作家用流畅的文笔,用第一人称“我”,向读者娓娓道出了小说中主人公唐琳的恋爱、结婚、离婚、追求真爱的情感经历。可以说这部作品中,塑造得有血有肉的人物有唐琳、司平、赵民、彭所长、肖风等,其中唐琳尤为成功。唐琳是一个感情丰富、善良、淳朴、追求真爱的姑娘。她先后博得司平、梁洪峰、赵民、彭所长、余全亮等人的爱慕。在她与这几个人的感情纠葛中,她真心爱的是司平,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她与赵民结了婚。也过了一段较平稳的婚姻生活,但随着赵民生意做大,经济条件好转,他就开始和昊青鬼混,这是唐琳不能允许的。也是这种没有爱情基础的家庭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使如此,唐琳仍在责怨自己。认为自己和赵民的结合就不纯洁,是因为赵民外表长得酷似她心爱的司平,才和他结婚的。就是和赵民心贴心做爱的时候她仍想的是司平。从她的婚姻中我们又一次证明马克思说过的一句名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因为爱是相对的,没有仅仅一方的爱;幸福也是相对的,你不幸福,他也绝对幸福不了。鲁迅先生曾说过:女人只有母性、女性,而没有妻性。所谓妻性,完全是后天、社会制度造成的。

  衡量一个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二是认识生活的深度,三是展现生活的精度。我觉得《爱在旅途》在这三个方面都有值得肯定的成绩。在广度方面,作家概括了改革开放时代的城市生活,它涉猎部队、服务行业、商业等各个社会层面。在反映生活的深度上,它反映了改革开放时代人们的不同婚姻、恋爱、家庭观念,作品中出现的几个家庭,赵民与唐琳、肖风与李海、彭所长与黄玫、余全亮与妻子、司平与音音都要离婚,或已经离婚,要组织新的家庭,我们不能不钦佩作家观察社会、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她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时代人们的思想大解放,女性勇于真爱,敢于真爱,不愿受婚姻桎梏的囚锁,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另一方面也充分揭示了这个时代的人们思想上的浮躁与波动,视婚姻如购物的负面现实。如作品中的肖风就曾说:“这爱情就像是杯果汁,当你渴时,眼前有一杯果汁,刚喝的时候,酸酸的,甜甜的,非常解渴,也非常爽心可口,但当你将这一杯喝完后,也就谈不上可口了,只是解渴而已。”“现在这社会,什么都需要竞争,商品需要竞争,爱情也需要有勇气去竞争。”

  据说,现在国外的一些年轻情侣在进行结婚宣誓的时候,不再说:“无论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贵,永远相亲相爱,不离不弃”之类的话了,而变成“我爱你直到不爱你为止”、“我爱你直到你不爱我”等所谓的“誓言”。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白头偕老的信心,何苦又要结婚?这是典型的泛爱论。作品对这种错误思潮与婚外恋,作了有力的批评。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国家,一直崇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高尚情操。“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牛郎与织女”等美好的爱情故事一直代代相传。启发、熏陶了一大批探索爱情这方面题材的作家。逯艳玲女士也是其中之一。她在表现现实生活的精度上也花了不少心血,巧妙地以唐琳为中心,即作品中的“我”,用扇形的辐射结构,串上了她与司平、梁洪峰、赵民、肖风、彭所长、余全亮的复杂关系,从和司平初恋开始到和司平一往情深的结束,作品前后呼应,非常完整。可以说唐琳对司平的感情,桥断水不断,水断缘不断,缘断情不断,情断梦不断,地老天荒,爱心不变。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部作品的语言别具一格,平实中藏着瑰丽,明快里饱纳含蓄。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顺口好读。尤其是对人物的心里剖析描写,充分彰显了女作家细腻婉约与深刻圆润的情愫。读这部作品,我觉得作家在给我讲她身边发生的故事,没有丝毫的做作感。

  艳玲女士对文学执著的追求,终结硕果。这是文学给她的巨大安慰,她在文学中找到了她内心的自我,让她的生命与情感在文字中流淌,她才会感到人生的重要意义。

  我企盼着她的下一部大作,不久诞生!

  是为序。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