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凯明
深圳公务员集体上街擦鞋,长沙的公务员在烈日下客串起环卫工。7月28日上午,长沙市文明办和雨花区联合开展“环卫劳动体验日”活动。负责东塘商圈人行道清扫的89名环卫工人集体歇工,1400名雨花区机关干部工人穿上环卫黄马甲、戴上志愿者小红帽,替环卫工人上岗。“桑拿天”里扫街半天,平日里坐在空调房里办公的公务员们感慨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辛,城市文明清洁要自觉珍惜。(《长沙晚报》7月29日)
和前不久深圳公务员擦皮鞋一样,“人民公仆为人民”的长沙市机关干部扫大街无疑又成了百姓热议的焦点。
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可为何公务员和清洁工的工作稍一替换或者说是体验一下,就被百姓如此关心,甚至遭来质疑不断,被认为是“作秀”,是“面子工程”。
公务员、机关干部上街扫地,体验环卫工人生活,似乎是合乎时宜的一种设计。虽说工作性质有所不同,但文明城市的创建与环境卫生的保持需要生活在同一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去共同创造,因为所有市民都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主人。“桑拿天”里的机关干部就算是“作秀”,恐怕滋味也不好受。如果硬说其是“作秀”的话,那“作秀”的种类和机会则太多太多。
百姓之所以质疑,是因为“作秀”的次数太少,没有形成机制化、常态化。设想开来,如果公务员上街“作秀”的次数多了、种类全了,老百姓自然心中也有杆秤,自然会“见怪不怪”了。为人民服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多换位思考,才能了解民生疾苦,在制定政策时才不会脱离实际。多到基层锻炼,对年轻公务员的成长也有好处。因此,类似这样的体验活动应经常化、制度化,比如每月当一天环卫工人,而且需要拓宽领域,这对于公务员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增强责任与服务意识大有裨益。
公务员扫大街之类的“换位体察”也好、“作秀”也罢,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密切公务员与最基层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对辛苦在最基层的劳动者的一种慰藉,更重要的是会促使其改变作风,增进同老百姓的感情,拉近同普通群众的距离。所以,我们应该鼓励这样的“作秀”,同时也期待“作秀”的范围能够更广、涉及的人数更多,希望能够一“秀“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