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青微博/村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厦门大学拟新学期推出爬树课
增加学生逃生技能
暴雨中,微博也是救灾新平台
从“被德育”到“伪德育”
大学生村官事业正在稳步成长
一腔热血为村民
“愿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
大学生村官为基层党组织增添活力
教育“人上人思维”该醒醒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人上人思维”该醒醒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事件】

  据报道,一名北大硕士毕业生发帖,称没能挣大钱当大官,对不起爸爸。该毕业生在帖文中称找了份8000多元/月、年底会有些奖金的工作,未来会有些许上升空间。但父亲在亲戚面前夸下海口,称其可年赚上百万,还认为北大毕业的学生应该去当市长、省长。这个帖子引发大家纷纷吐槽。

  【短评】

  这个“高度期待”,在时下的中国家长中很有代表性。这就是根深蒂固的“人上人思维”: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博取功名、高人一等、金榜题名甚至光宗耀祖等。前不久有调查显示,2011年,“望子成龙”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九大生活动力之首。

  一个健康的社会,成才的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教育的选择也该是多元的。有积极的教育投入意识当然好,但如果在孩子身上投射太多“功名期待”,将“高回报”当做教育的终极目的、唯一目标,非要成龙、成凤、当大官、挣大钱才是成功,而将最本然的人格养成、人本意识以及和谐性情都忘掉了,就值得商榷了。

  教育发展不能以功利化和当大官、赚大钱当做终极目标,而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劳动能力、快乐拼搏的职业性情以及慈善博爱的公共品质,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平常心。就算是孩子不能成龙,只要能凭借自我劳动,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同样是一种“教育成功”。

  写到这里,想到了作家刘继荣的女儿的话:“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种淡定从容、实事求是、量体裁衣、宽松自然、注重和谐的教育发展规划和“人中人思维”,才更值得家长学习,更有教育发展意义和价值! (新华网)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