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青微博/村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厦门大学拟新学期推出爬树课
增加学生逃生技能
暴雨中,微博也是救灾新平台
从“被德育”到“伪德育”
大学生村官事业正在稳步成长
一腔热血为村民
“愿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
大学生村官为基层党组织增添活力
教育“人上人思维”该醒醒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腔热血为村民
——记修武县七贤镇白庄村大学生村官张铁楠
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赵艳芳 薛长江 孔倩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铁楠,听说你今年大棚赚了不少钱,还准备扩大规模在咱村里发展合作社呢?我先报个名,你给我记上。”修武县七贤镇白庄村的乡亲们见到张铁楠都这么说。

  2008年4月,张铁楠成为修武县白庄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现任白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4年来,他身体力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如今他自主创业,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也初见成效。

  “刚来时,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从哪里做起,我对这里的环境一无所知,我甚至感觉惶恐。但是总不能就此退缩吧,我总该做些什么。”刚到村里时,这个刚满22岁、自小在城里长大的孩子,面对农村这个大舞台,有很多困惑。

  入村以后,张铁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白庄人”,在协助村两委干部做好各项事务性工作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入户走访上,详细了解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通过半年的入户走访,他发现村民虽然普遍抱有改变目前生存状态的强烈愿望,但普遍存在惧怕投资失败的顾虑。再加上近年来外出务工风险系数增高,大多数村民更倾向于居家致富。张铁楠认识到,要想较快地解决群众的观念问题,就必须把项目兴业的示范性和村民居家致富的积极性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用现代农业的观念和技能教育农民、武装农民,用实实在在的事例来说服农民、鼓舞农民。他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应当也必须有勇气以身作则带头创业,为建设新农村铺路、为造就新农民引路。

  2009年,在考察、甄别和筛选项目的过程中,张铁楠发现,专门进行肉鸡细加工的焦作大用公司已入驻修武多年,该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提供鸡苗、饲料、技术并回收成鸡的模式,已经在全县不少乡村成功运作。张铁楠于2010年4月,自筹资金17万元在白庄村东地建设饲养大棚1座,饲养肉鸡,当年获利5万元。 在张铁楠的带动下,已有11家农户从事肉鸡饲养项目,平均每棚年赢利8万余元。

  肉鸡饲养获得初步成功后,张铁楠又把下一个发展目标定位在了寿光第六代冬暖式蔬菜大棚,从事反季节蔬菜种植。这一项目一次投资、多年受益,市场前景好、回报率高,且可以容留大批闲散劳动力就业。在征得村两委会同意并获得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后,张铁楠已经与6家农户签订了用地协议。目前,首期工程占地30亩,拟建蔬菜大棚8座,4座已建成投入使用,投入资金40余万元,年可获利5万余元。

  “通过我自己创业,我觉得大棚种植是非常适合在白庄村发展的,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下一步我想发展专业合作社,让村里的群众都富起来。”张铁楠说。

  4年的时间,张铁楠从一个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村官,从一个毛头小伙成长为一个创业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