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制时空/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三个做好”优化法律服务
市工商局深入推进窗口单位创先争优
心系企业一片情
大走访转作风
多举措加强临期食品监管
“法律进乡村”助民学法
全市检察宣传工作座谈会召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骗婚女子“许”了19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本报通讯员 武君萍 郭琳琳

  27岁女子吴某凭着几分姿色,竟然在姑姑和他人“说和”下,以骗取男方钱财为目的,三年内把自己许配了19家,骗取金额43万余元。近日,这一特大婚姻诈骗团伙被孟州警方一举打掉。

  目前,涉案的13人被移送检察机关,另有7名“媒人”被网上通缉。

  老街坊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李老头是孟州市赵和镇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的二儿子今年26岁,一直没对象。看着同龄孩子都成了家有了孩子,李老头的心里很是着急。通过打听,李老头找到了远近闻名的媒人张某,请张某帮忙说媒。

  “沁阳市有个女孩叫胖妞,年龄各方面都适合你家二小子,先见面看看吧。” 三天后,张某打来电话。李老头一听可高兴了,当天就让张某领着二儿子去了沁阳。回来后,儿子说女孩叫吴某,模样不错,女孩过几天要来家里看看。

  几天后,吴某和其两个姑姑来到李老头家,媒人张某向李老头要了近3000元,说是给姑娘的见面礼和来回路费。之后,吴某又主动到孟州来找李家二儿子,以买衣服为名花去1000余元。

  又过几天,吴某的两个姑姑认为李家二儿子的相貌还行、人也不错,同意考虑这门婚事,便让张某打电话通知李老头,按照传统习俗,先给两个孩子订婚,让李老头拿2万元彩礼。

  因为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李老头一时无法拿出这么多彩礼。但在对方的多次催促下,李老头将7000元现金给了张某,并承诺剩下的钱三天后送来。之后,李老头把家中的玉米拉到收购点变卖。收购点老板王三(化名)和李老头是老街坊,听了李老头的讲述后,感到事情十分蹊跷。经细细询问,王三确定李老头所说的这个胖妞吴某,和之前来卖粮食的其他农户要娶的媳妇是同一人。“你上当了!”王三的话顿时让李老头醒悟过来。

  一个记事本揭开骗婚面纱

  次日,李老头来到孟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受理案件后,民警以李老头还“欠”吴某的1万余元彩礼钱为由,将张某、吴某及吴某两个姑姑“请”到孟州,成功将其4人抓获。

  接受讯问中,张某等四人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诈骗李家钱财的犯罪事实。为了尽快掌握该团伙的犯罪证据,民警随即对犯罪嫌疑人吴某及其两个姑姑家进行搜查。民警在犯罪嫌疑人吴某家搜查到一个记事本,上面记录了她们诈骗19位受害人的现金、财物数额和分赃情况。

  2010年7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吴某及其两个姑姑联系各地“媒人”,先后诈骗焦作、济源、洛阳等地19名未婚男子钱财,共计金额43万余元。

  据吴某交代,在整个作案过程中,其充当未婚女孩,与受害人见面、“结婚”;其两个姑姑充当亲人,负责联系“媒人”和索要见面礼、彩礼,诈骗得逞后,四人再进行分赃。之所以记账,是因为吴某感觉这事迟早要露馅,如果男方追要钱款,她可以根据记录将钱退还。

  之后,民警相继抓获参与诈骗的“媒人”马某、师某、王某等人。

  目前,以犯罪嫌疑人吴某等为首的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检察机关提起诉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