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宋国兴) 8月6日,笔者在中马村矿采访时获悉,该矿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要求,先后对应急避难、人员定位等“六大系统”进行全面改建和完善,极大地提升了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该矿应急避难系统建成3个永久避难硐室,总共可容纳240人;KJ101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对井下各生产地点、主要通风机全面监控;KJ251人员定位系统,实现下井人员“一人一卡”,提高人员定位和考勤的精确度;压风自救系统管网由沿井筒、下山巷道敷设,延伸至各采掘头面,覆盖所有避灾线路;供水施救与防尘系统共用,全矿敷设供水管路32533米;通信联络系统方面,85部防爆电话机分布在各个采掘头面、避难硐室,实现了与调度室电话互联互通。为确保“六大系统”科学投入使用,该矿注重全员培训,特邀有关专家在各井下单位分地区、班次、工种开展“六大系统”实操培训,确保人人会操作、会使用。近日,该矿依托并充分利用矿井紧急避险、供水施救等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组织进行了历时两个多小时的瓦斯事故应急演练,有效提高了职工的应急避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