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乔 桥
日前,在省电力公司2012年班组科技创新劳动竞赛中,由焦作供电公司变电检修部电气一班员工吕为民主导研发的“二次电缆敷设车架”夺得班组科技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吕为民不仅被誉为电力系统的“帕瓦罗蒂”,还被誉为“发明专业户”。在舞台上,他用充满激情的男高音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艺术追求;在生产一线,他用实干来诠释着“快乐工作”的真谛。
以前,无论在大型的技改现场,还是在新建变电站的施工现场,从变电站的开关室到控制室之间敷设二次电缆,往往需要六七个人忙活两三天才能完工,特别是电缆的缠绕问题,很让人头疼。
吕为民看到后,开始了他的发明与创新。他先找来两块8毫米厚的钢板,切割成电缆盘大小的圆形,在两块钢板中间加上轴承,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再在上面一块钢板的中心焊接上一根钢管,一个简单的敷设电缆架就这样具备了雏形。
在实际操作中,将电缆盘放在架子上,比原来省劲不少,还解决了电缆缠绕的问题。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在一个地方完成电缆施放,想换地方不容易,总重90多公斤的架子需要三四个小伙子抬;不好固定,电缆少时容易发生倒伏。
在随后的工作实践中,吕为民和他的工友先后对这个设备进行了数十次的改进。 最终,近乎完美的“二次电缆敷设车架”完成。
他们通过在上面加装可拆卸的定位棒,解决了无盘电缆的敷设问题;通过加装万向轮和固定轮的组合设计,解决了无法进行放线点转移的问题;通过在放线盘面板增设可伸缩支架,解决了内径大于面板的散装线盘应用问题;通过在放线面板加装脚叉,可轻松实现电缆盘的固定,使运输更加方便、快捷。
今年年初以来,“二次电缆敷设车架”在焦作供电公司110千伏马村变、月季变、温县变、东郊变及220千伏韩王变等技改工程中,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如今,敷设一组二次电缆,只需要两个人、半天时间便可轻松完成。
多年来,吕为民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劲头越大,他发明的专用器具有13项获得国家专利,绝大部分已在生产工作中广泛应用。同时,他在歌唱的道路上屡获殊荣:焦作市历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一名;河南省电力系统、华中电力系统文艺汇演一等奖;全国电力系统歌手大赛铜奖;“十大工人歌唱家”,并举办了三场个人独唱音乐会。
吕为民(右一)在工作中。 乔 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