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区”建设,龙源有其二,老城区大部分城建工程和城北重工业区都在龙源镇辖区。其中,老城区“1357”工程中的1个广场、2个入城口、4个公园和2条道路在龙源,占总工程量的80%,涉及龙源镇小徐岗、东仲许、龙源村、原庄村、西石寺、西仲许等9个村;城北重工业区东至武方路、西至万花村东、南至郑焦高速,北至修武界,占地4.6平方公里。
谈及老城区和城北重工业区的发展,龙源镇党委书记毛克祥充满激情:“加快老城区改造、建设舒适宜居之城 ,做强做实城北重工业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既是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向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转换新观念,强化“一盘棋”,迅速掀起新一轮加快发展热潮。观念是引擎力,观念决定思路。老城区和城北重工业区建设是我县实施“八区”建设科学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我县未来。老城区和城北重工业建设进度的快慢、质量的优劣、成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县“八区”建设科学决策的贯彻落实,影响着我县“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进程,影响着全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毛克祥表示,龙源镇将站在全县发展的高度,把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支持、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为己任,身先士卒,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关心关注并主动参与到老城区和重工业区建设中来,投身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的主战场。
抓城市转型,建宜居之地,打造融现代气息与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新兴之城市。转型是核心力。老城区“1357”工程是我县搞好城市转型的大手笔,是建设舒适宜居之城的重要载体,确定的16个城建项目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我县当前的发展。今年是我县城市建设的重大突破年,也必然是全力克难攻坚的重要建设年,必将在我县城市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毛克祥说,龙源镇将牢固树立“抓拆迁就是抓经济,抓城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努力做好“1357”工程拆迁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开发,坚持“既要拆迁,又要和谐”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仰韶文化公园项目用地上剩余居民的拆迁工作,着力实现和谐拆迁,稳定拆迁。下一步我们将由拆迁转向建设,按程序进行招投标,争取尽快开工。通过推进“1357”工程,在土地、征迁、投融资、建设等方面的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全镇之智,举全镇之力,加快和推进城北重工业区建设。智慧是永动力。面对县委、县政府的期望,面对城区搬迁企业的盼望,面对复杂艰巨的工作任务,毛克祥表示,龙源镇将聚全镇之智,举全镇之力,围绕城北重工业区建设,明确重点、快速推进,集聚发展。要以勇创新业的激情和胆识,认真谋划,再理思路;要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精神,克难攻坚,主动作为,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和优势,推动工作开展;要以“务实重干,一抓到底”的作风,进一步明晰建设重点,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建设任务、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工作标准、明确责任领导,决不能因任何一项工作的棚架而影响建设进度、拖全县的后腿,要把心思和精力投入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上来。
做好全服务,规划好布局,将城北重工业区建设成为转型崛起之城。服务是竞争力。毛克祥说,龙源镇将以城北重工业区16家城区企业搬迁集中奠基开工建设为契机,凝心聚力创优环境。进一步强化引领,夯实基础,把精力凝聚到快速推进重工业区建设上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对阻挠施工、强买强卖、非法包揽工程等不法行为,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彻底整治歪风邪气。同时,要全力以赴服务好搬迁企业的布局规划,从选址、基建、开工等方面全方位跟踪服务,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大道路、管网、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城北重工业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做出龙源应有的贡献。通过全程服务,年内努力完成30家企业的搬迁任务,实现搬迁企业进一步扩张规模、增资扩股;要将城区企业搬迁的过程变成招商引资的过程,变成自我扩张的过程,变成转型升级的过程,真正将城北重工业区建设成为转型崛起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