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阎河 通讯员郑治国) 日前,一家全国知名驻沁企业在由项目建设转入生产经营阶段的关键时刻,农行沁阳支行的2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及时地转入了账户,也使得农行对该企业的资金支持总额达1.5亿元。与此同时,沁阳市紫陵镇坞头村从事皮筋加工农户的农村特色产业小额贷款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申请发放。而这,只是农行沁阳支行今年围绕满足重点企业需求、培养农村特色产业双管齐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重点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今年年初以来,为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农行沁阳支行围绕河南省十大振兴产业、区域经济和产业集聚群发展等重点,进行认真调研,广泛走访,深入分析当地优势项目和重点企业日益丰富的金融需求,针对产品、业务、营销方式和服务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积极加快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与客户需求的有效对接。目前,该支行已先后对兴发铝业、崇义轻工、葛村一机等重点企业进行了强力扶持。同时,该支行为配合当地政府“资本活市”战略实施,积极发挥自身金融产品丰富的优势,先后给天鹅型材、华鑫有色、沁阳碳素等中小企业给予了全力支持。截至目前,该支行已累计向当地14户大型和中小企业投放贷款2.5亿元,客户数量和投放金额位于我市农行县级支行第一,成为“当地同业主流银行”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搞活县域经济的根本。为了通过金融手段培养和扶持当地农业特色产业,今年年初以来,农行沁阳支行把支持当地农业主导特色产业作为信贷投放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加大农户小额贷款、农户助业贷款等涉农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并不断强化支农意识,提升服务层次,尝试性地通过“信用村+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村服务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来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沁阳市崇义镇南山村经过土地流转,集中了560余亩土地,成立南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搞纯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项目,但由于资金不足受阻。农行沁阳支行崇义分理处以农户联保形式为该村合作社每位建设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户贷款3~5万元,及时解决农民建棚资金短缺问题。沁阳市紫陵镇坞头村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皮筋加工基地,村里长年从事皮筋加工产业人员占到全村总人数的90%,所生产的皮筋品种达26种,并在浙江义乌、石家庄南三条、成都莲花池等全国各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拥有自己的批发销售网点,产品远销美国、韩国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但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流动资金短缺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瓶颈。该支行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与坞头村、王村等村委会结合,由村委会成立农行协贷小组,通过联保、农机具抵押和公职人员担保等方式,帮助皮筋专业生产户解决资金问题。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该支行已累计向全市1.3万余户农户授信5.1亿元,农户实际贷款使用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