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提高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率
促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科学发展
稳增长是长期任务
新语新论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
应注重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率
促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政协农业委员会

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秸秆焚烧已成为每年夏秋抢收抢种期间重要的污染源头。多年来,我市在禁止秸秆焚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如何实现由“堵”变“疏”,实现秸秆资源变“废”为“宝”,提高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率,促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才是解决秸秆禁烧问题的关键。

  一、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为291.41万吨(风干物质,下同)。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机械粉碎直接还田约182.56万吨,占秸秆总量的62.65%;作为饲料使用约44.93万吨,占秸秆总量的15.42%;作为人造板、造纸等工业原料量约11.76万吨,占秸秆总量的4.03%;作为种植食用菌基料约8.55万吨,占秸秆总量的2.93%;作为燃料使用(含农户传统炊事取暖、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约1.3万吨,占秸秆总量的0.45%;其他利用4.58万吨,占秸秆总量的1.57%。

  (一)从秸秆综合利用的量分析,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占秸秆已利用量的72%。但农民普遍反映,虽然收割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可普通机械作业留茬很高,缺乏对秸秆进行打捆的收割机,贴着地面收割速度慢不说还伤机器,农民每亩地至少得加10元钱,而农民打工一天有近百元的收入,卖50公斤秸秆也就10元收入,农民和秸秆利用企业都从政府手里得不到任何实惠。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实施秸秆直接还田的积极性。至于饲料、食用菌、秸秆新型能源化等仅占已利用量的28%,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使用稳定性。

  (二)从秸秆综合利用的属性分析,依然是传统农业领域粗放型的利用,多元化、新技术、新领域利用还未攻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化化肥高级顾问曹一平指出,秸秆还田虽属循环农业,但由于有些技术环节没搞好,容易引起夏玉米黄苗、增加病虫害风险和播种质量差等问题,为精耕细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在秸秆沼气建设方面,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对秸秆吞量仅占秸秆总量的0.4%。拥有一定科技含量且吞吐量大、经济效益好,如秸秆固化、秸秆干馏形成替代环保型燃料产品,在我市个别地方虽有尝试,但技术不过关,不具规模,形不成产业。

  (三)从秸秆综合利用理念上分析,在重视粮食连年丰产的同时,应加强秸秆利用的指导、组织和政策扶持。秸秆是宝,这一点政府官员和农民都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只有实现双赢(即一个是加工企业搞好科研,生产出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产品使企业赢利;另一个是农民卖出秸秆能从中获得实惠),才是真正实现秸秆资源由“废”变“宝”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非常有必要设置秸秆科研和综合利用专项扶持基金,促使秸秆利用项目关键性技术取得突破,加强对秸秆利用的组织和指导。

  二、加快推进秸秆利用产业化的建议

  秸秆综合利用应按照农业部提出的发展节约、循环、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种植业特点、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和市场前景、秸秆吞吐量等综合考虑,精选利用项目,集中力量推进产业化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大沼气建设力度

  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大推广秸秆沼气工程力度。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提出,我市力争到2015年完成50个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据测算,按照每个社区有300户居民计算,需要建设一座500立方米年产沼气15万立方米的集中供气秸秆沼气工程,方可满足社区居民用户一年生活用气,建成50座这样的秸秆沼气池年可处理近3万吨秸秆。我市各级政府应根据农村发展需求,以村为单元,通过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的办法,有计划建设秸秆发酵沼气工程及集中供气配套设施,加强以秸秆沼气集中供气为主要内容的清洁能源入农户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农户3.5万户,秸秆高效有机肥还田面积400万亩,秸秆利用量达到130万吨。同时,以秸秆沼气为纽带,加速发展循环农业。将发酵过的沼肥制作成高效有机肥,可解决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肥效慢不利于农作物吸收问题,给农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

  (二)结合煤炭紧缺实际,大力生产绿色环保燃料

  秸秆替代煤就是将秸秆回收,经粉碎、挤压,做成固体燃料,作为煤炭的替代能源,供工厂企业的锅炉使用,是一种新型绿色可再生能源。用秸秆煤炭比原煤可节省20%~26%,减硫率大于65%。按照全国现行工业燃炉年耗煤4亿吨计算,年可节约原煤6400吨~720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360万吨,而且每吨秸秆煤炭的加工费仅80元左右。我市虽有发展生物质燃料生产的企业,但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应加大扶持力度,扩大秸秆燃料在工业锅炉和农民生活中替代煤炭的作用,推进秸秆纤维乙醇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15年,秸秆固化燃料达到60万吨,秸秆利用量达130万吨。

  (三)结合有机蔬菜业的发展,大力实施秸秆反应堆

  秸秆反应堆技术是在秸秆堆肥的基础上添加微生物原料、产生二氧化碳气肥、补充蔬菜和农作物的养分需求、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新兴农业生产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蔬菜大棚和农田。据调查,博爱农场蔬菜种植户王安民利用秸秆反应堆发酵输送二氧化碳气肥,一亩温室大棚消耗8~10亩秸秆,每季生产5000~6000公斤蔬菜,增产30%~50%。这种秸秆耗量大、效果好的新技术,应当在全市蔬菜基地进行大范围推广,力争到2015年,使该技术的秸秆利用量在我市有30万吨左右。

  (四)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服务秸秆产业化发展

  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类多而且分散分布广、收获季节性强、即地保存性差、收集费时费工、堆放密度低、贮存占地面积大、易燃、易霉,随着我市秸秆利用产业化的形成,秸秆综合利用量的不断加大,依靠传统收集技术与手段,已经无法实现秸秆的快速收集,更难以满足工业化利用的规模。我市应改变传统依靠单纯的命令和强制实现秸秆禁烧的工作方式,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借鉴外地“自行运作”、“分散型收储运”、“集约型收储运”等经验,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体系,实行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办法,为我市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搞好服务。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