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实习生 丰 磊
博爱县的吴先生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可就在女儿上幼儿园时,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他的女儿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乙肝。从此,这个家庭开始了与乙肝病魔的抗争。然而,这个家庭的厄运并未结束:他的爱人在一次体检中也被查出患有乙肝。从此,这个家庭因为乙肝病魔产生了“隔阂”:吴先生与儿子和爱人、女儿每次吃饭都是分餐,不仅使用的碗筷要分开,而且在吃饭前,还得用开水烫一下碗筷。为了不感染上乙肝病毒,他和儿子处处提防、事事小心。渐渐地,这个家庭失去了原来的欢快气氛,被乙肝病魔折磨得筋疲力尽。
8月6日,吴先生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咨询时,向该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买风云吐露了自己的苦恼。
买风云指出,吴先生家的这种情况很有代表性,这也是困扰很多乙肝患者及其家人的问题之一。采取 分餐的方法虽然避免感染上乙肝病毒,但这会给乙肝患者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部分患者甚至还有一种受歧视的感觉。
买风云说,不能与乙肝患者共餐,这个观念由来已久。为了打破这个观念,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乙肝患者走上街头,通过征人一起吃饭等方式来告诉人们,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不会通过共餐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对此,不少新闻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关注。不过,医疗界也有人指出,虽然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疾病,但是他们在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乙肝病人感染的原因确实与就餐有关:当一个健康的人和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共餐时,如果他们的口腔或肠道黏膜有破损,乙肝病毒就有可能沾染到食物上,而如果此时这个健康人的口腔或者肠黏膜也有破损,那么乙肝病毒就有可能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感染。严格来讲,这也是血液传播的一种形式。
难道真的不能与乙肝患者共餐吗?买风云认为,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容易解决。“对于有乙肝患者的家庭,其他成员最好要接种乙肝疫苗,当体内乙肝表面抗体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能避免感染上乙肝病毒。”买风云说,“不过,由于乙肝表面抗体会随时间减弱,因此作为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定期抽血化验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发现乙肝表面抗体减弱,一定要及时补种。”
买凤云 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成员,市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肝脏疾病及各种传染病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近三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高黄疸、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治疗及病毒性肝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母婴阻断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0余篇,市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