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子女因贫困而辍学”是工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口号。早在20世纪末,全国中华总工会正式启动了“金秋助学”活动。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响应,通过不同方式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如今,工会系统的“金秋助学”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窄到宽、从小到大,已成为工会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重要载体和叫得响、办得好、效果实的品牌工程,成为党政认可、职工拥护、社会赞誉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深化“金秋助学”活动内涵,首先要积极落实国家政策体系,做到资金助学与政策帮扶相结合,提升助学效果。“金秋助学”活动是一项长期工作,各级工会组织在自身积极开展资金助学的同时,还要注重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解决燃眉之急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认真完善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做好与高校工会助学工作的衔接与协调工作,充分运用各自资源优势,帮助进入高校的困难职工子女申请到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协助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好国家在培训、创业、社保、税收等方面的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使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资助或帮助。
深化“金秋助学”活动内涵,重要的是拓展助学内容,做到物质帮扶与励志鼓励相结合。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寒暑假期间,通过召开励志座谈会、开展以“自信、自强、自立”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心理援助活动以及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组织接受资助的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助学的同时兼顾对困难职工子女的精神帮扶和人格培养,增强他们靠自身努力成功成才的信心。
深化“金秋助学”活动内涵,关键是要创新助学方式,做到助学与助业相结合,帮助困难职工家庭早日脱困。要充分利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一平台,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广泛挖掘就业岗位,帮助困难大学生家庭成员实现就业;要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工作,对有创业愿望的困难大学生家庭优先提供小额借款,对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大学生家庭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困难大学生家庭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