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走进“我的中国印创意工程创作基地”,从一楼大厅至三楼的展厅,展台上摆放的6000多枚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篆刻印章让人叹为观止。细细端详,寿山石、青田石、绞胎瓷、青铜、古砖、唐三彩等多种材质镌刻的精美印章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镌刻这些印章的主创者叫曹欢,他是市总工会的一名普通公务员。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几个朋友在商议“奔牛中国印艺术馆”的筹建事宜。记者看到他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磨出了厚厚的趼子,左手还可清晰地看见一些刻刀留下的疤痕。
曹欢说:“篆刻艺术是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化的精粹。中国印的方寸田地里,蕴含着博大的艺术魅力。”
曹欢的奥运情结
说起曹欢的奥运情结,还得从2003年夏天说起。
2003年夏天,曹欢在北京办事,当时他住在北京天坛宾馆。这天,恰逢北京奥组委在一墙之隔的天坛公园举行北京奥运会会徽新闻发布会,奥运会会徽是一个篆刻的“京”字。对体育事业有着一种深厚情结,并对文化创意有着机敏嗅觉的曹欢顿受启发,他立刻想到应该借助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经过考虑斟酌,多方征询意见,他决定用自己钟爱的篆刻艺术为奥运会篆刻2008枚印章,并将《孙子兵法》作为篆刻内容,最后拓成长卷,捐赠给北京奥组委。
谈起选择《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印创意工程的创作,曹欢感触颇深。他说,《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奇书,被历代军事家所推崇。如今虽然是和平年代,但《孙子兵法》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尤为国内外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和文化艺术界人士所青睐。如果能用篆刻的方式把《孙子兵法》全文刻出,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促进奥运竞技也有深远的意义。
确定了目标之后,曹欢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印工程的前期筹备工作中。但是,这项对他来说从未接触过的浩大工程,运作起来首要的问题是资金困难。曹欢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又借遍了亲戚朋友,还是有一部分缺口。怎么办?无奈之下,他只好从银行贷款。但是,整个工程耗资巨大,资金很快就用完了。为了中国印工程,曹欢甚至把自己收藏多年的邮票、纸币都变卖了,把家里的两套房产也抵押了。
他的精神感动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不断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鼓励支持他,并主动投入到中国印创作中。一时间,参与中国印创作活动的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还有党政机关干部、新闻工作者、留学生,年龄最大的70余岁,最小的还在上初中。经过几年的激情创作,大家终于共同完成了2008枚印章的篆刻。然而,经过曹欢的审定,并征求国内篆刻名家的意见后,有近1000枚印章不尽如人意。为了将《孙子兵法》中国印打造成精品工程,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他毅然决定将这些印章进行置换,重新刻制。
经过一番艰苦细致的努力,《孙子兵法》中国印和精心制作的中国印长卷终于完成了。曹欢看着这幅凝聚着自己和大家共同心血的巨幅中国印长卷和面前摆放的数千枚五光十色的印章,他的心头百感交集。曹欢永远不会忘记那个2008年的仲夏之夜,曹欢和他的几个创作骨干,团坐在创作基地的桌案前,摆上了酒菜。这一夜,曹欢喝得大醉,朋友们走后,他的眼睛溢满了泪水。
天道酬勤。2008年8月6日,北京奥组委收藏了他主创的中国印长卷。2010年6月,中国文字博物馆永久收藏了他主创的第二幅中国印长卷。
曹欢的执著追求
曹欢从小就对文学艺术有着一种独特的痴迷追求,上学期间,对作文情有独钟,他写的作文多次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老师的鼓励更加点燃了他对文化艺术的憧憬。
1980年,曹欢19岁,这时的他又喜欢上了书法、篆刻艺术,于是他经常用父母给的零花钱买来宣纸、印石,学习书法篆刻。沉浸在对艺术追求和激情中的曹欢像着了魔似的,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余,醉心于印章创作。他省吃俭用或勤工俭学,偷偷把卖废品的钱积攒起来,购买了许多中外名著和书法篆刻资料,丰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曹欢参加工作后,为节省开支,他把每一方印石的六面都刻满了印文,并经常到浙江、福建一带采购印石,还专程到北京、上海、徐州、郑州等地学习并拜访名家名师,提高自己的篆刻创作水平。
尤其是中国印工程进行到艰苦的第四年,曹欢整天整夜地在他的创作基地,沉迷在中国印的创作中。身体明显消瘦,脸色日渐憔悴,一头浓密的乌发,生出丝丝白色。曹欢对艺术的献身精神感动了家人,为了支持他的篆刻艺术创作,父母把每月的工资交给曹欢,弟弟和妹妹也把家里的存折送来了。曹欢的父母年迈体弱,在老人生病住院期间,曹欢既要尽孝,又要忙于中国印工程的创作,他干脆把印石、刻刀搬到医院,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在病床旁刻制印章。
默默行走在艺术创新之路上的曹欢,为了中国印工程,坚持不懈。由于工作量的不断加大,他的左手数十次被刻刀刺伤,右手经常磨出血泡,长期废寝忘食地沉浸于创作,视力明显下降,他戴上了老花镜;失眠症缠上了他,肠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开始侵袭他,他甚至连药都舍不得买。为什么?曹欢风趣地告诉记者:“省下钱买石头啊。”
曹欢的篆刻艺术逐步趋于成熟,但岁月的刻刀却在他的脸庞和心灵上刻下了沧桑的印记。
曹欢的成功之道
中国著名篆刻家、中国篆刻委员会秘书长崔志强曾经在为曹欢即将出版的《我的中国印》篆刻作品集写的跋中惊叹道:“在焦作这么一个小城市,曹欢等一干文化艺术工作者能干出中国印工程这么大的事,真是不敢想象,令人佩服。”
他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生长生活的这座城市。这些年来,他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大型文化创意活动。
2001年,为庆祝中国足球队第一次打进世界杯,他策划举办了“我爱世界杯·大型足球书法摄影展”,并主编了球迷画册《龙出世》;2003年,为了庆祝我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他把焦作山水风光与中国传统刺绣结合起来,自费在杭州定制了161幅焦作山水刺绣作品,在市博物馆举办了焦作山水大型刺绣艺术展;2006年,他受市委宣传部邀请,携带着创作的中国印作品,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全国文化产业博览会;2007年,他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博览会,同年参加了在山东孙子故里东营举办的孙子国际艺术节,现场接受了国内外数十家媒体的采访;先后两次参加在郑州举办的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2008年,在市东方红广场,策划举办了庆祝北京奥运“我的中国印”艺术展。同时,他还入选2007年度第一届“感动焦作十大人物”候选人。
目前,曹欢已经完成了《孙子兵法》、《道德经》、《诗经》、《论语》、《毛主席诗词》、北京奥运、北京残奥、佛经等十大主题的中国印创作。作为我市颇有影响的文化创意工作者,近年来,曹欢策划的一系列文化创意活动,为他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增了光,为他的创作团队赢得了荣誉。
曹欢的印章艺术,不断吸引了各界人士的注目和欣赏。他的作品成为企事业友好往来、对外交流的上佳礼品,并被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上层人士所收购珍藏。焦作市政界、文化界,乃至书画界的领导、名流和书画家,也相继请曹欢为他们治印。
艺术无止境。曹欢在痴迷追求篆刻艺术的同时,他依然没有忘记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这些年,他相继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篇小说、2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近200首诗歌的创作。
在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曹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国印创作工程——为每一位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刻制一枚中国印。奥运会闭幕式当夜,他已完成了中国奥运军团获得的38枚金牌共计43名运动员的冠军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