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对话:万南村的高抬火轿
心的洗礼
高抬火轿
书画苑
新沁阳畅想曲
寒山寺
思张继有感
桂林印象
七夕节征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的洗礼
□王利红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夜阑人静,灯下漫读,一页页文质兼美的书卷似滴滴清泉沁人心脾。徉徜其间,似乎许多迷惘,许多无奈,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只留下一片激情在心中涌动,催人奋进……原来,所有的苦涩都可以在阅读中消化;所有的愤懑都可以在领悟中消散;所有的徘徊都可以在追寻中找到方向;一切心灵的需要都可以在阅读中飨足。在静静的夜里,我爱上了阅读。

  心胸的开阔得益于阅读

  在学校中呆久了,你会发现一切都似乎在和你做对:学生的逆反、课堂纪律的散乱、名誉的旁落、情绪的低落……一切的一切都会造成心灵的极度烦燥,造成了内心的不平衡,一切的一切都会因自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而归咎他人,埋怨社会。

  一走进《论语》天地,“仁、义、礼、至、信”涌流入心间,一切怨怒似乎消散开来,郁结在心中的疙瘩似乎一下子显得微不足道。那句话深入骨髓的话改变了我:“不患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啊,人为什么要囿于自我的局限自寻烦恼呢? 心胸的开阔一下子带来了万象更新的局面。

  视野的提升得益于读书

  随波逐流曾经是我的选择方法,人云亦云曾经是我的处事原则,带着这样的人生态度走进课堂,能带给孩子们什么呢?教给孩子知识的功劳固然不保没,但与此同时却戕杀了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在中国,爱情往往容易被做成贞节牌坊,自由容易被做成暴民四起。我们的好心好意,在左了又左的执行中灰飞烟灭,阅读的乐趣,对孩子们而言,荡然无存。

  因为懒惰,我们墨守成规;因为怯懦,我不敢面对孩子的内心。代沟的产生,不是因为年龄,是因为不敢面对,是不肯俯身;是因我们的视野囿于传统,囿于世俗,囿于见识的浅陋!

  走进阅读,才能放开心怀;博览群书,才能开阔视野;感悟经典,才能提升境界;心胸博大,方能成其博爱。

  真情的感悟得益于阅读

  我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学生开始失去了对世界的敏感。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没有人会认为这篇文章不感人,但就是感动不了我们的学生。《出师表》、《陈情表》亦然,前人说:“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可是我们学生有人落泪吗?

  事实上,一篇课文,哪怕是一篇说明文,也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教学生读书,就要教他们体会这种精神,这样人的感情世界才会丰富,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由此而生。老师丰厚的文学素养就能有感情引领学生阅读,带领学生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境界。然后让他们自由的发挥,就像把一匹野马带到一片大草原中,让他们顺着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驰骋。

  守望阅读 守望美丽

  我想阅读的重要,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清醒知道的,并且身体力行的。任何一个语文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既使一开始是高涨的,渐渐也会低落,热情的火焰日趋熄灭。

  要让学生阅读,唯有自身先阅读;要想学生腹有书香,唯有教师自身先香气馥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希望自己站在守望孩子阅读的最前线。在我们简陋的教室里,在我们充满了墨香的阅读角前常能看到一道仰首阅读的美丽风景线,我希望自己成为这道风景线上的第一个圆点。在语文课堂上我会告诉他们老师读了什么好文章,有什么感受;最近买了什么书,有时索性在语文课上把刚看到的好文章读给学生听,奇文共欣赏。一篇又一篇美文在教室驻足,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走进了我们的教室,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

  阅读涤荡了我的心灵,阅读感染了我的激情,阅读教会了我领悟真情,洗尽浮华只留一片纯净,一片真情奉献给孩子们……

  (作者系沁阳五中教师,作品刊登时有删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