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梳风沐雨话沧桑
菩提树下 觉悟云端
吃饭与桌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8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保成 / 山阳风物
梳风沐雨话沧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隤城寨是一个有1700多口人的村子,它背依九里山,面临乌江,自古以来这里山水殊胜,风景优美,虽然如今九里山已风光不再,但杨柳绕村,麦田青青,宽阔的乌江水静静地从村头淌过,把这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寨子,衬托得依然安宁韵致。

  其实,九里山本名陆真山,因其有九里之长,当地人通常称为九里山。因为这个特别的俗名,人们就把楚汉时九里山古战场附会到这里,这一带也就因此有很多刘邦和韩信的传说,旧志还记载山上有樊哙庙。因为有了九里山之名,这条河也就被称为乌江。事实上,这条河发源于修武县七贤镇的西涧村,汇合了太行山前的数股散水,成为此河。今天的乌江水,从西涧村流经十余里到达隤城寨,又流数里入陆村涝河。陆村涝河为近代新开的泄涝河,古乌江水在此之前东流李固浊鹿城南,又东流入吴泽陂。浊鹿城又名浊城,古人筑城大多傍水,其所傍之水即乌江,乌江是不是古名浊水呢?不得而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九里山是太行山的余脉落星,但它在历史上却是修武的名山。虽然山上有始建于北朝时的保安寺和金元之际已有记载的六真观,但其出名的原因,不是佛,不是仙,而是山下的隤城寨。隤城寨是古隤城的所在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亲自到此考察,并在他的名著《水经注》记载说:“修武县北有故隤城,今世俗谓之皮垲,方四百步,实中高八丈。”可见,当时的隤城,也只剩下一个台地了。关于古隤城,道光年间的《修武县志》在“故城考”中言其即春秋隤城,是西周开国功臣苏忿生的十二封邑之一。由此看来,此城的历史当在3000年以上了。

  隤城寨的历史远不止于此。隤城寨还是上古史前人类居住的地方。早在1963年,河南省政府即公布隤城寨遗址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90年代,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焦作市文物工作队配合下,在遗址台地西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发现,这里是一个仰韶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地下遗存文物相当丰富,有石器、蚌器,还有彩绘陶器,说明五六千年以前这里就是一个古原始村落。很明显,隤城寨不仅风清水秀,乌江河有丰富的水产,九里山下的台地同时可以让人避免洪水之祸,是一个特别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清幽秀丽之地,往往也是禅栖之所。梳风寺,一个名字特别有诗意和禅味的佛寺,就在隤城寨东,乌江河畔。道光《修武县志》“金石志”收录有金代陆真散人赵宗义刻制的《张陆村重修功德记》,说此文“在今隤城寨梳风永嘉寺莲座石柱上”,碑文大意:“修武之北有二十余里六真山之东,俯临古城,名曰隤城,号曰吴泽镇。昔日精蓝一所,屡遭兵火,迄今圣迹存者唯石象而已。东接苏门,背连太行,佳气恒蔼于山川,清风多寄于松竹,嘉木成林,异花饫目。邑人李善性乐空门,见仪象颓败,寺基尽为垅亩,特发诚心,买到税业地三亩,率其同志复展新基,再修禅宇数楹,兼赖十方信士,重建法座二所,及圣像更加完饰,庶几贤善,永为瞻仰也。时大定十七年岁次丁酉辛亥月辛未日。”

  从以上记载,可知梳风寺的全名为梳风永嘉寺,虽创建年代不可考,但在金代大定十七年(1177年)即因屡遭兵火,对寺院进行了重修。短短百余字,还为今人勾勒了隤城寨村的历史演变,古为隤城,后改为吴泽镇,金时名张陆村。至于吴泽镇的设置,从修武县周流村的唐代《西明寺佛像塔记》可以考证,在麟德元年(664 年)即设有大陆、吴泽二府,到后梁时,则在此设有吴泽镇遏使。此时的古隤城,当是军事要冲。

  今日的梳风寺是周边村庄善男信女集资在旧寺废墟上重建的新寺,有些粗糙简陋。金代重修时提到的石佛圣像,在“文革”时被人毁掉了头部,重建寺院时重新雕塑了头像,又镀了金身,供奉在东殿。院内还有一堆石塔基座和几通旧碑。可以辨读的两通石碑,都和九里山上的六真观有关,一通是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真观广生殿建醮碑记”,一通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六真观广生殿重修碑记”。供奉石佛的殿前有个石制香炉,两耳端雕着两个卧着的石兽,十分别致。

  梳风寺里有几位看寺的老人,其中一位名叫李怀堂的老人,五六十年代即是修武棉站的站长,后任县社办公室主任,1993年退休,今年已经八十虚岁了。这些年来,他致力于梳风寺的文化研究。关于梳风寺的来历,他说,他的族叔,已经过世的李奉先是位老私塾先生,曾向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隤城寨有个名叫赵缇的年轻人,在村里的学校读书。有天夜读时,他出去上厕所。刚蹲到那里,突然不知从哪里跑出来一只老猫,趴伏在他的前面,一边微微摇动着尾巴,一边两眼盯着他看。夜里的猫眼格外明亮,而且泛着绿光。这赵缇平时很喜欢猫狗,他就用手轻轻抚摸着老猫,说:“这猫好眼啊!”谁知话音刚落,猫竟开口说话了:“御史好胆啊!”赵缇也不害怕,说:“你深夜来此,必有事情。你说吧,我能相帮,绝不推托。”老猫说:“将来御史上任时,请把我带过河。”这河指的就是现在的乌江河,那时的乌江河水很大,河道河宽。赵缇说:“这个自然不成问题。”老猫见他答应了,喵喵叫了两声,站起来抖了抖毛,三蹿两跳地消失在夜色中了。几年后,赵缇科考得中,当他来到河边时,忽然狂风大作,平静的河面上突然波涛汹涌,船工不敢开船。他只好回家。谁知连着几天,风浪不息。古时新官上任,定有到任期限,限期内不能到任,不仅免去官职,而且还要责罚。眼看就要误期了,赵缇在家坐卧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正在发愁,他忽然想起那年对老猫的约定,心想,是不是那只老猫来了呢?于是他就再次来到岸边,焚香祷告后,果然风息浪平。他请船工驾船过来,自己跳上船后,又对空做了个请的姿势。说来奇怪,霎那间,那船猛地沉了很多,水都快到船口了。船工害怕,赵缇说:“神猫在此,你不必恐慌,保你没事。”就这样,赵缇安全过了河。后来,赵缇官做得很顺当,最终当上了御史。他忽然想起那年老猫曾称呼他为御史,不由感慨神灵的灵验,就回到家乡,在原来读书的地方盖起了一座寺院,并取名为梳风寺,一则纪念神猫对他的预言和警示,二则保佑家乡风调雨顺。据说,当时寺院的门匾还是他亲题的呢。

  李怀堂和几位老人说起当时的寺院的景象,非常感慨。那真是红墙碧瓦,竹树环绕,是一所清修的好地方。

  梳风寺,多美的名字啊。李怀堂老人所讲的传说虽然有些荒诞,但有一点印证了我的想法,这座寺院不仅适宜禅修,也很适宜读书。陆真散人的碑记说的好,这里清风佳气,嘉木成林,山川灵秀尽蕴于此。有古诗云:“梳风洗雨耳目醒。”如能在此读书,风过竹林,佛呗声声,荡去的是心头的污垢,留下的是灵魂的安宁和自在。

  然而,今天这古隤城的风,是从五千年前的乌江河畔吹来,是从三千年前的井田阡陌吹来,是从唐代藩镇的王旗上吹来,是从宋金之际铁骑的嘶鸣中吹来,是从今天九里山残留的几个山头上吹来。

  夕阳如血,只有风在梳理岁月的痕迹。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